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拓展高质量发展广阔空间

中国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智库等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国内多重困难挑战,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多措并举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促进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未来一个时期,尽管外部环境复杂多变,持续回升向好仍面临诸多挑战,但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依然坚实。

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

我国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各项宏观政策组合落地见效,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取得积极成效。今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物价温和上行,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随着前期政策效果逐步显现,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不断积累,新质生产力助力新旧动能转换,经营主体内生动力充分激发。受益于供需缺口边际收敛,物价整体呈现温和上行态势。6月份,PPI同比降幅继续收窄。今年以来,消费品价格同比保持上涨,发挥稳定工业品价格中枢的作用,衣着和一般日用品价格上涨对PPI形成有力支撑。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促进居民消费、扩大有效投资政策进一步落地显效,国内工业品市场供需关系持续改善,生产资料价格指数跌幅减小。

新动能加速集聚,工业服务业生产增长较快。综合PMI产出指数整体高于临界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呈现扩张态势。一方面,工业生产增长势头强劲,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持续发挥“压舱石”作用。从工业领域来看,新兴产业日益壮大,5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33.6%,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行业增加值增长75.0%。传统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向新而行,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另一方面,服务业总体运行稳中向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持续较快增长,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保持两位数较高增速。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服务领域工业产品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投资结构升级,假日经济和服务消费活力彰显。制造业投资增速保持在较高水平,1月至5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6%。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加快,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速保持在两位数,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速也持续处于高位。同时,升级类商品消费稳定增长。随着产品更新升级和户外娱乐需求加速释放,限额以上单位体育娱乐用品类、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快速增长;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支持下,家电消费边际回暖。假日经济点燃消费市场新活力。今年以来,人们出行消费的热情高涨,清明、“五一”假期国内旅游出游人次和总花费较2023年和疫情前均实现大幅提升。服务消费增速明显超过商品消费,呈现出更强韧性,对支撑居民消费发挥重要作用。

出口规模继续扩大,外贸产品结构升级。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回暖,叠加基数效应,上半年我国出口总额同比增速呈上升趋势,以美元计,5月份出口总额同比增长7.6%。外贸产品结构高端化、绿色化趋势明显,1月至5月,汽车、船舶和集成电路出口金额同比分别增长20.1%、93.4%和21.2%。机电产品占出口比重近六成,出口增长的新支柱更为稳固。保税物流、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持续发展,推动加工贸易向“微笑曲线”两端攀升。

高质量发展基础坚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未来一个时期,尽管外部环境复杂多变,持续回升向好仍面临诸多挑战,但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依然坚实。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提供了重要机遇。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力,集中表现为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方面,通过持续增加对关键领域的优质资源投入,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聚壮大,未来产业蓄势待发,我国产业正加速向中高端迈进。智能化方面,持续促进人工智能、5G、量子计算等领域重要创新成果与先进制造技术融合,不断强化数据支持和应用场景建设,为产业智能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绿色化方面,持续加强绿色技术在生产制造领域的应用,引导和支持企业降碳减污增绿,绿色制造体系不断完善,工业绿色转型动力进一步增强。

要素综合保障提供了坚实支撑。资本要素方面,较高的国民储蓄率为各类投资活动和资本要素积累创造了空间。劳动力要素方面,我国在未来较长一个时期仍然拥有规模庞大的劳动力资源。同时,人口质量红利正加速形成,劳动力受教育年限逐步提升,人力资本持续积累,各个领域优秀人才不断涌现。土地要素方面,尽管建设用地指标的约束总体上趋于收紧,但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大框架下,建设用地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存量与增量之间存在较大优化配置空间。技术和数据要素方面,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相互融合,技术要素迭代更新速度加快,同时产业协作体系和超大规模市场叠加形成了丰富的数据资源,随着数据权属界定、交易流通等标准逐步形成,数据要素市场迎来发展窗口期。

深厚的产业基础提供了丰沛动力。我国产业门类齐全,产业网络运行效率高,延展性和集成创新能力较强,兼具快速大规模生产和柔性化生产的能力,能够更快地将实验室技术转化为大规模商业应用。同时,一大批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的环境下,着力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产品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这些优势在传统产业、新兴产业中都有体现,为我国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奠定了基础。

超大规模市场提供了需求牵引。经济发展一方面靠生产端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驱动,另一方面离不开需求端的牵引作用。作为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内需潜力巨大。注重从就业、增收、入学、就医、住房、办事、托幼养老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推进改革,有助于释放内需潜力。在消费领域,经济总量提升叠加消费率上升,带动消费市场规模扩大、消费场景日益丰富、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提升。在投资领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城乡融合发展、绿色低碳转型等领域都蕴藏着巨大投资潜力,而且我国具备将这些投资潜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要素和技术条件。

经济增长潜力不断释放

根据生产函数的分析框架,劳动力、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是决定经济产出的关键,通过对三者变化趋势的分析发现,从中长期来看,我国经济增长潜力巨大。

人口质量红利逐步凸显。从数量维度看,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在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仍然会处于高位,为经济增长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从质量维度看,劳动力人口受教育水平持续提升,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超2.4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4年,人才红利正加快形成。

资本形成持续推动经济增长。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在产业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具有巨大资本形成潜力,能够为经济潜在增长率创造可观的提升空间。产业发展方面,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推动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卫星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智慧交通等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交通、能源、水利、地下管网等方面新增需求仍然较大。同时,当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更新改造需求日益增加。未来一个时期,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以及城中村改造,每年或带动万亿元级的投资需求。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双碳”目标的提出体现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大国责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生产方式,为风光发电、分布式发电、储能、特高压、智慧电网等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潜力较大。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要素积累速度放缓的同时,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带来的集约式增长越发重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既要靠技术进步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也要靠深化改革促进资源要素优化配置。一方面,随着产业变革加速,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持续提升,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12位,并在量子通信、高铁、光伏、无人机等领域进入全球领先行列。随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科技资源将更快、更好地转化为经济实力。另一方面,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有助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围绕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实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改革,提升人力资本与岗位需求匹配度,畅通劳动力和人才流动渠道,建立健全公共数据共享和数据流通交易规则等,将有助于优化各类要素资源配置,大幅提高单位要素资源生产率,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持续提升,从而进一步释放经济增长潜力。

统筹供需畅通双循环

4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乘势而上,避免前紧后松,切实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推动经济发展迈向更高水平,需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着力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在发展中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充分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作用,持续释放内需潜力。一是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持续推进市场化改革,充分激发民营经济活力。民营经济具有“五六七八九”的重要特征,激活民营经济既有助于促进投资、扩大生产,又有助于稳定就业、促进消费。一方面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减少要素市场上妨碍产权保护、公平竞争的限制性措施,创新监管方式,改善投资预期,稳定投资信心;另一方面需加快完善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激励地方政府加速优化营商环境,为民营企业敢闯敢干提供有力支撑。二是围绕改善分配政策、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等关键着力点,增强居民消费能力、释放潜在消费需求。把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摆在突出位置,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动未落户常住人口平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进而推动实现扩大消费的实际效果。优化政府支出结构,提升公共服务支出比重,通过缓解老百姓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的支出压力,改善消费预期。加大力度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服务业开放水平,培育中高端消费市场。三是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着力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让要素流动更顺畅。通过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领域投资,将扩大内需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优化地方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建设,带动社会资本有序流向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绿色低碳、生物医药等领域,塑造竞争新优势。

提升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机制。一是采取有效措施破解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充分发挥国家科技决策咨询委员会和科技领军企业的作用,对重点行业绘制图谱,并确定攻关优先级。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支持企业基础研究投入、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等,多渠道化解潜在风险。二是明确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提升技术攻关效率。新型举国体制强调将政府、市场和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建议根据所攻关技术的特点及应用领域,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对于不涉及国家安全且最终应用场景面向经营主体的领域,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联盟、技术联盟中的引领作用。三是始终秉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理念,深度融入国际产业体系。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推动与各国在贸易投资、市场互惠、人才交流等方面的合作。

加快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一是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可控。建立健全制造业协同创新体系,着力提升制造业附加值和竞争力,不断增强产业链的根植性、创新性和可持续性。推动人工智能在制造业中广泛应用,有序有效推进智能化建设。加大关键技术研发力度,扎实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逐步实现核心器件的国产化替代。二是以更大力度培育工业发展新动能,深入推进先进制造业“智改数转”,系统推进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三是促进国内外产业融合发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整合利用国际市场,帮助国内产业链、供应链补短板强弱项。

继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一是着力稳外贸,将出口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保持在一定水平。对外贸易是我国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枢纽。未来一段时期,需在争取维持欧美现有市场的基础上,重点以东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以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新兴市场国家为突破口,拓展海外增量市场。二是以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构建优质企业竞相发展的平台。一方面,稳住存量,与在华经营的外资企业加强沟通,完善跨部门政策沟通机制与申诉救济渠道,帮助解决各类困难问题,坚定外商投资信心。另一方面,积极拓展增量,加大力度吸引海外优质企业来华投资。三是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制度的稳定性减缓形势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优化负面清单管理,增强行政审批的规范性、可预期性。在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绿色低碳、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进一步提升在国际经贸中的话语权。

(执笔:李雪松 冯 明 张慧慧)

2024-07-13 中国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智库等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97642.html 1 <p> 拓展高质量发展广阔空间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