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精细服务提振经营主体信心
“‘一业一证’改革前,我们必须办2项许可证,每项许可证要提交4份资料,现在只要办理一张综合许可证,提交一次材料就行,省了不少事。”近日,拿着领取到的陕西省第一张“一业一证”行业综合许可证,陕西思盟节能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于润艳以一连串的“点赞”回应陕西省市场监管部门的商务便利化行政许可制度改革。
“像思盟节能这样的专业性工程企业,‘一业一证’改革前需要申办压力容器设计和压力管道设计两个许可证,平均每项许可需要15个工作日办结;改革后,综合许可证最快10个工作日即可办结。据测算,平均减少办事人员‘跑办’次数50%以上,缩短办理时限60%,制度性成本显著降低。”陕西省市场监管局行政审批局局长袁红军表示。
“一业一证”行政许可制度改革只是陕西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缩影。2021年以来,陕西持续开展“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当地市场监管系统在市场准入、监管执法、保护创新等多方面积极探索,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一系列高效便利化服务。2023年,全省新登记经营主体99.06万户、增长20.56%。三次产业经营主体在全省经营主体总量中占比分别为4.92%、9.82%、85.26%,经营主体结构进一步优化。
规范精准高效
截至2024年5月底,陕西省实有经营主体587.98万户。面对如此庞大的群体,市场监管服务工作如何做到规范、高效、精准?
“我们在陕西有221家分支机构,以往年报公示期间,法人公司和所有分支机构都要申报,需登录年报系统上百次,工作量大且容易出错。今年主管部门开启了连锁企业批量年报服务一次登录系统,企业导入数据即可完成全部报送,节约了成本,也提升了报送数据质量。”百胜餐饮西北市场公共事务和政府关系副总监杨喆涵表示“很减负”。
“全省适用批量年报的经营主体数量约2.4万家,批量年报实现了数字化惠企服务,尤其对于开设较多分支机构或子公司的大型企业,如果其本身掌握子公司或分公司的基本信息、经营、资产状况等年报数据,可由隶属企业一次梳理对接,统一填报,省时省力。”陕西省市场监管局信用监督管理处处长赵亮说。
在位于咸阳市武功县的陕西美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物流配送仓库里,传送履带纵横穿梭。“因为诚信经营,我们进入‘沙盒监管’名录。顾客的下单、收货、评价都能通过后台全程监测,这让我们的经营更加规范和高效。”陕西美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质检经理张立荣所说的“沙盒监管”原本是计算机术语中提供一种安全机制的“沙盒”概念,如今,这一“沙盒”已成为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促进网络交易业态健康发展的“宝盒”。
网络交易存在虚拟性、开放性、跨地域性等特点,经常产生争议纠纷责任推诿等问题。咸阳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周峰表示,为给经营主体营造信用赋能、行业自律、规范引领的市场环境,“我们按照经营状况、失信记录、投诉举报等维度建立了‘沙盒监管’经营主体名录。纳入名录的经营主体,一定期限内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和动态监管。如有轻微违法行为且不能按期纠正,或反复多次出现违法失信行为且经提醒仍不整改的,将被移出‘沙盒’,并向有关部门发出监管风险预警”。
“沙盒监管”为互联网新兴业态在服务创新与监管之间找到了结合点。对信用好的企业“无事不扰”,对信用差的企业“利剑高悬”。在该模式助力下,近年来,咸阳市武功县聚合了西域美农、大漠盛宴等电商企业390家,进驻京东、顺丰、圆通等物流快递企业40余家,日均发货量15万单。
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越来越多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正助力陕西优化营商环境。
在陕西省市场监管智慧云平台上,通过PC电脑端和移动APP端,20套业务系统被整合成“9+1”版块,系统覆盖全省12个地市、1284个市场监管所、17869名监管人员,累计归集各类市场监管业务数据3.3亿条,形成“统分结合、纵横互通、资源共享、运转高效”的市场监管“全省一张网”,实现了“数管”向“智管”的有效转变。
有力度有温度
随着新产业新模式的涌现,依据过往的执法依据常常会产生执法不统一、裁量基准难把控的“操作难”问题。针对类案不同罚、过罚不相当、服务不匹配等基层业务堵点和市场痛点,陕西省市场监管系统以执法标准化建设推动营商环境更优发展。
以陕西某医药连锁有限责任公司下辖门店因擅自变更经营范围而受到处罚为例。“未经许可,第三类医疗器械销售方擅自变更经营范围可能会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结合实际调查情况,执法人员以‘初次发现、危害后果轻微并主动改正’等原则为根据,依据《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及《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裁量权适用规则(修订)》相关规定,作出从轻处罚决定。”陕西省市场监管局稽查局局长段增福认为,正确把握执法“力度”与“温度”的关系,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原则。
对于执法标准化体系的推出,西安市市场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郝生旺表示,当下正处于经济企稳回暖阶段,呵护企业群众干事创业的信心尤为重要,但现行一些法规条款滞后于市场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后,原工商、质监、食药、知识产权、物价等领域的行政职权合计有2000余项,这对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在刚与柔尺度的把握以及规范经营与促进发展的统筹兼顾能力提出了新挑战”。因此,该局深入梳理完成西安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标准“六个体系”,细化为执法权责、执法程序、自由裁量等16项重点工作细则,在促进市场监管行政执法更加严格规范的同时,有效压缩了执法弹性空间。
据了解,2023年以来,西安市市场监管局在标准化执法模式下,系统内部转办食品、药械化、特种设备和产品质量等问题线索1.2万条,立案5302件。行政败诉率、复议被纠错率也从15%降到零。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西北政法大学教授王周户认为,西安市市场监管局将执法的目的聚焦于实现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把握执法成效与经济发展的辩证与平衡,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2024年第一批“行风建设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十大优秀实践案例中,西安市市场监管局报送的《陕西西安:细化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维护经营主体合法权益》入选并已在全省示范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