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家门口“运动自由”

梁 瑜

国家卫生健康委日前举行新闻发布会,主题是“加强体重管理 促进群众健康”。会上,国家体育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到2025年,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和社区“15分钟健身圈”实现全覆盖。

15分钟不仅是时间的尺度,也是人们健康生活的便捷度。近年来,全民健身蔚然成风。正所谓“请人吃饭,不如相约出汗”,从运动软件每日“打卡”到健身达人收获“点赞”,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健身行列。但“去哪儿健身”始终是一个问题。如果在家门口就能实现“运动自由”,步行15分钟内就能抵达社区健身中心、拥有健身步道的体育公园,相信会有更多人爱上健身。

从数量上看,居民的健身空间正不断拓展。在健康中国和全民健身战略的号召下,近来各地积极构建形式多样的便民健身网络,比如,免费开放公共体育场馆,城市的边角地被改造成全民健身的“金角银边”,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等陆续建成……截至2023年底,全国共有体育场地459.27万个,体育场地面积40.71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89平方米,提前实现了《“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提出的2.6平方米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目标。

健身场地“有没有”的问题正逐步得到缓解,然而“优不优”、能否和居民需求匹配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比如,社区健身器材的“适老化”往往做得较好,但“适儿化”有待加强,成年人使用的健身器械远多于孩子们的娱乐设施;一些地方的公共健身器材严重老化、疏于维护,甚至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公众的科学健身意识及技能仍相对薄弱。

推进全民健身,在继续解决“有没有”的同时,还应把更多精力放在解决“好不好”“优不优”上。要持续加大经费投入,丰富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让人们能就近就便参与体育锻炼;要不断完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和配置标准,确保人们健身安全;还要加强宣介,普及“科学健身、文明健身”的理念,引导更多人参加适宜的体育活动。

人们个性化、多样化的健身需求,是相关公共服务发展的动力,也是激发体育产业活力的源泉。《“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预计达到5万亿元,居民体育消费总规模超过2.8万亿元。降低全民健身的参与成本,营造舒适的健身环境,提供多元的优质服务,让更多人想健身、愿健身、能健身,也能助推体育产业加速“跑”。

(中国经济网供稿)

2024-07-08 梁 瑜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97344.html 1 <p> 实现家门口“运动自由”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