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20年底,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在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基础上,中国已踏上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的大道,“三农”工作重心发生历史性转移。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要完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2020年11月17日,四川省宣布,隶属于凉山州的普格县、布拖县、金阳县、昭觉县、喜德县、越西县、美姑县7个贫困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四川省内所有贫困县实现脱贫摘帽。
凉山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实施脱贫攻坚以来,凉山州累计有105.2万贫困人口脱贫,而四川全省的贫困人口年均减少达100万人以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脱贫攻坚,把贫困地区作为脱贫攻坚重点区域,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优化政策供给,下足“绣花”功夫,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张琦表示,在2012年至2015年的酝酿探索阶段,国家完善了精准扶贫的顶层设计,创新了具体实现路径。在2015年至2020年的全面推进阶段,我国通过落实精准扶贫的各项政策举措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作出了关键性贡献。脱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踏步赶上来,整体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脱贫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增添了自立自强的信心勇气。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更加牢固。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
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
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赓续传承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张琦表示,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设立5年过渡期,保持了脱贫地区原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是我国脱贫攻坚伟大历程中具有原创性、独特性的又一重大创举。如今过渡期已经过去3年时间,欠发达地区整体发展水平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区域发展不协调的矛盾得到了有效缓解,守住了没有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这些年,各地已经建立了一套有效管用的机制办法,脱贫攻坚成果得到了巩固。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介绍,截至2023年底,超过六成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消除了返贫风险,其余也都落实了帮扶措施,没有出现规模性返贫。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角,正在中华大地上吹响。
产业兴旺助力农民增收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千万工程”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坚持以业为基。在持续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中,各地积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系列产业振兴措施多管齐下,我国乡村产业平台建设更加稳固,要素支撑不断加强,行业指导更加有力,产业集聚程度逐渐提高。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农村经济研究室主任涂圣伟表示,尽管资源要素禀赋不是产业结构形成的唯一决定性因素,但产业结构升级和竞争力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资源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面向新的市场需求,用好新的技术和营销手段,突出地域特点,体现当地风情,合理开发乡土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产品加工、生态旅游、民俗文化、休闲观光等产业,着力培育为广大消费者所认可、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可以把乡村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文化优势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提高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盛夏七月,山西大同迎来黄花采摘季,一望无际的金色花海蔚为壮观。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考察时指出,希望把黄花产业保护好、发展好,做成大产业,做成全国知名品牌,让黄花成为乡亲们的“致富花”。4年来,云州区依托周士庄镇产业强镇建设,黄花种植面积发展到17万亩,辐射带动全区全产业链产值超17亿元,带动全区农民近3万人,人均增收约5400元。
山西大同特色黄花产业的发展壮大,是各地将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努力实现农民增收的一个缩影。2023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691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6%。截至目前,各地建成1709个农业产业强镇、3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22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在推进特色产业规模化、绿色化、品牌化的同时,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绘制了一幅幅秀美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3年,农业农村部聚焦粮食、油料、果蔬等重要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开展全产业链研究。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3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达9.5万家,完成营业收入17.6万亿元,同比增长1.5%。黑龙江省、重庆市等多地出台政策措施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增产扩能、科技创新、新品开发、贷款贴息、品牌建设等,在设立专项基金、加强人才引进、优化土地供给等方面加强政策保障。
5年前,我国仅有28%的乡村产业集中在各类园区,聚集程度较低。5年来,各地积极培育壮大产业主体,推进县域、镇域产业聚集,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向主产区县域布局,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以乡(镇)所在地为中心的产业强镇。截至目前,培育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超3万家,其中,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约1600家。
乡村治理迈向现代化
近年来,从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基本形成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再到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与此同时,我国乡村人口总量和结构、生产生活方式、思想文化观念、传统乡土秩序等方面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对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2019年,《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出台,提出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善治之路,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地处湘西北边界,是全国乡村治理试点县。为拓展村级服务功能,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石门县坚持“党建引领+网格治理”思路,建立推动乡村治理的“两联两包”机制——党组织、自治组织联动包片区,党员、屋场员联户包屋场,以小治求大治,将治理的触角下沉延伸到屋场,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通过强化屋场微治理、汇点成面,当地形成全域覆盖的治理大网络,乡村治理更加精细化、精准化,乡村社会也更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2021年,“‘两联两包’开启村级治理新格局”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为强化组织领导、完善治理体制提供了借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石门县的生动实践,证明了基层党组织是引领乡村各项事业发展的“火车头”。只有农村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乡村振兴才会蹄疾步稳。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实“四下基层”制度,完善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排查预警、多元化解机制,推广积分制、清单制等有效办法,有助于把矛盾解决于萌芽、化解在基层。
近年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推进“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强化驻村“尖刀班”作用,发挥乡村治理“乘数效应”。大力推行积分制、清单制工作模式,有效激活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以“最美家庭”评选、十星级文明户评选、见义勇为表彰奖励等活动为载体,营造人人点赞最美、人人争当最美的向上向善风气,建成全国文明村镇22个、省级文明村镇90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13个。当地从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对象上破题,针对性破解乡村治理难点堵点问题的做法,为全国乡村治理提供了样板和参考。
乡村治,百姓安,国家稳。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创新组织方式,畅通村民诉求表达通道,营造民事民议、共商共讨、互帮互助的组织氛围等做法,对推动乡村治理的良性运转进而实现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意义重大。专家表示,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目标之一,也是乡村实现振兴的支持保证。多方位统筹谋划,大力夯实组织堡垒,将为乡村振兴不断蓄力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