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保护要量质并重
今年6月25日是第34个全国土地日,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面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压力更大、任务更重的形势,必须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全面提升耕地质量,推动全社会形成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的共识和行动自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黑土地保护工程、耕地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工程等,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建立省级党委和政府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这些硬措施守住了耕地红线,初步遏制了耕地总量持续下滑趋势。全国国土变更调查初步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耕地净增130万亩,是继2021年全国耕地总量净增后第二年实现净增加。我国粮食生产已经实现“二十连丰”,粮食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也要清醒认识到,在外部形势波谲云诡、国际农产品市场频繁波动,国内粮食产需处于紧平衡的情况下,必须高度重视耕地问题。同时,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没有变,耕地“非粮化”“非农化”问题依然突出,守住耕地红线的基础尚不稳固,农田水利方面欠账还很多,一些地方水土流失、地下水超采、土壤退化、农业面源污染加重,耕地保护任务依然艰巨。
耕地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突出把握好量质并重、严格执法等重大要求,进一步采取硬招实招。《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明确提出了2035年前全国18.65亿亩耕地和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为实现这些目标,我国已经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下一步,要继续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压实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
耕地保护既要保数量,也要提质量,真正把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适宜耕作、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现代化良田。耕地占补平衡,不能成为简单的数量平衡,必须实现质量平衡、产能平衡。要继续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将非农建设、农业结构调整、造林种树等各类占用耕地行为,统一纳入占补平衡管理,健全补充耕地质量验收制度,强化刚性约束。
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一个重要原因是农业特别是粮食种植比较收益偏低。要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推动现代化集约化农业发展,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粮食种植的比较收益,调动农民保护耕地和种粮积极性。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调动地方政府抓耕地保护、抓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形成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耕地保护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