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理性看待科技企业合理负债

□ 资产负债率并非评判企业财务稳健的唯一指标,负债结构和资产结构等因素同样重要;

□ 科技企业通常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研发和市场推广,保持一定的负债水平是合理且必要的;

□ 科技企业适当负债扩大经营,是活力激发、信心提升的信号。

近期,有关科技企业负债的话题引发较多关注。有的文章过分夸大债务,甚至唱衰负债企业;有的谈债色变,误读科技企业合理负债等。这些都给企业合理经营以及上下游产业链信心带来负面影响,亟待正本清源。

首先要明确的是,资产负债率并非评判企业财务稳健的唯一指标,负债结构和资产结构等因素同样重要。资产负债率是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得出的百分比,即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例关系。一般认为,企业资产负债率的适当水平为40%至60%。同时,还应分析负债企业的资产结构,即是否有一定现金及可变现的流动资产,具备足够的偿债能力。事实上,企业资产负债率与行业、规模、资产、现金流、债务期限等因素都紧密相关。如果企业资产负债率处于适当水平,又具备足够偿债能力,那就在可控范围内,符合经营预期,是企业正常经营行为,人们对这样的合理负债不必大惊小怪。

其次高负债率也不意味着企业就会陷入危机,这往往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科技企业通常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研发和市场推广,保持一定的负债水平是合理且必要的。比如,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戴尔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为102.81%,比亚迪、上汽集团、长城汽车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7.86%、65.94%、65.96%;苹果公司已连续3年资产负债率超过80%,波音公司资产负债率更是连续多年超过100%。这些企业在负债的同时创造出巨大的价值,虽然投资研发、回购股份、开拓市场等举措带来一定债务,但也助力企业走向更长远良性发展,并为所属行业的突破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

还要看到,科技企业适当负债扩大经营,是活力激发、信心提升的信号。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大环境下,我国一些科技企业仍通过适当负债,坚持加强关键技术攻关,进行多元化布局,构建生态优势,这不仅是谋求自身长远发展,也是对中国经济形势向好充满信心。同时,这也有利于市场要素流动,支持实体产业发展,增强市场信心,激发企业活力。前不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充分说明国际社会也看好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打铁还需自身硬,科技企业当务之急仍是练好内功。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企业是创新的主体,科技企业要发挥更大力量,推动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通过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激发新质生产力。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如果科技企业因为担心负债就放缓创新脚步,那才是舍本逐末,放弃了企业的立身之本,也不利于我国经济创新发展。

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舆论环境,是当下的迫切需要。近两年来,向企业家“泼脏水”、给企业“扣帽子”的现象时有发生,给一些企业乃至我国经济发展都带来了不良影响。夸大炒作科技企业负债问题也是其中之一,给一些本在埋头苦干的企业造成困扰,影响企业正常经营,扰乱社会投资预期。只有减少这些杂音噪声,为企业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才能推动科技企业勇于创新、敢于变革,让新质生产力的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创造活力持续迸发!

2024-06-14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96087.html 1 <p> 理性看待科技企业合理负债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