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溯源守护餐桌安全

李彦臻

作为保障餐桌安全的重要一环,食品溯源注重事前防范监管。早在2015年出台的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要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这些年,我们在食品溯源体系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还需要继续努力,不断完善食品溯源体系建设。

食品溯源能让食品的流通轨迹和重点环节有迹可循。通过食品溯源,食品流通的每个重点环节都能通过“存档”的方式被有效保留,从而实现“食品生产主体—监管主体—社会公众”对食品的有效监控,形成食品安全共建共治的新局面,从而提升食品安全质量。食品溯源体系构建涉及食品生产、加工、配送、零售、监管等各个方面,特别是在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需详细记录产品信息,设立相关数据库,并在产品上粘贴可追溯性标签。尽管我国相关部门加快了食品溯源体系建设步伐,但主要集中在生产加工和储存销售两个环节,其他重要节点的信息数据采集还十分缺乏。

如何完善食品溯源体系建设?这既需要持续在生产、加工、配送等环节上“查漏补缺”,还需要在与之配套的标准建设、标准导入、检验检疫、认证认可、计量校准等方面“统一行动”。例如,冷链食品追溯国家指挥平台定位为指挥预警,由市场监管总局开发建设。通过“异构识别”机制,依据各地现有工作基础,在不统一制定标准、不统一编码赋码、不改变各地系统的情况下,实现追溯信息省际互认互通。

完善食品溯源体系要引导企业落实好溯源主体责任。食品生产企业应主动作为,建立健全追溯管理制度,明确追溯目标、措施和责任人员,切实履行主体责任;要支持企业在溯源体系建设上进行创新。如可以支持企业以食品标签标识作为可追溯单元载体,以产品批号为切入点,结合二维码、电子标签等技术,全面准确记录产品信息、生产信息、设备信息等,明确关键控制点和追溯链接点,实现从源头到消费终端全过程的追溯,整体提升食品安全质量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推动国家食品溯源数据查询平台建设。建立统一的食品溯源数据查询接口,以方便公众查询食品溯源信息,实现高效监管,积极传播食品溯源理念。扩大溯源产品的知名度,鼓励引导消费者采购溯源产品,不断提高溯源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推动形成关注溯源体系建设的社会环境。

2024-06-13 李彦臻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96024.html 1 <p> 食品溯源守护餐桌安全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