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战略腹地

本报北京6月12日讯(记者张虎)国新办12日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关负责同志围绕“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 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介绍相关情况。

广西经济总量从2012年的1.13万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2.72万亿元,形成了冶金、汽车等10个千亿元级的工业产业和食糖、水果等6个千亿元级的特色农业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1万家,食糖产量连续33年居全国第一,水果产量连续6年居全国第一。

同时,广西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连续20年承办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东盟连续24年成为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广西在全国开放大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蓝天立表示,国家赋予广西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的重大使命任务,希望广西发挥独特区位优势,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便利地”建设要大力提升投资、贸易、消费、资金流动、人员往来、物流运输等方面的便利化水平。为此,广西将在构建立体高效联通体系、打造跨境跨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持续提升营商环境水平等方面发力。

在平陆运河建设方面,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常务副主席许永锞介绍,平陆运河总投资约727亿元,将于2026年底主体建成。广西水系发达,八成左右的水量汇入西江后,向东奔流入海。平陆运河将向南入海,从根本上改变广西临海但没有江河直接通航入海的现状。据测算,西南地区货物经平陆运河出海,比现行水运通道出海里程缩短约560公里,运输时间和物流成本有望降低。运河建成后,5000吨级江海直达船可从西江内河港口直通我国沿海港口和东南亚主要港口,更好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接下来,将继续按照“通江达海、整体规划、一次建成、系统运行”的理念,高标准高质量打造优质工程、绿色工程、廉洁工程。

近年来,广西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战略腹地。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主任白松涛说,广西着力当好交通物流衔接地、产业发展辐射地、科技创新接续地、资源要素响应地、生态环境涵养地。比如客流方面,广西与大湾区已形成3小时高铁交通圈。物流方面,北部湾港货物吞吐量进入全国港口十强。去年,广西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超三成来自大湾区。珠三角地区70%的家电用钢产自广西。目前港澳同胞的餐桌上约有40%的新鲜蔬菜来自广西。作为大湾区“水龙头”的大藤峡水利枢纽,已累计为大湾区补水25亿多立方米,有力保障了当地供水安全。

2024-06-13

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战略腹地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96004.html 1 <p> 广西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