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内蒙古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

本报北京6月8日讯(记者祝君壁)国新办7日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内蒙古自治区相关负责同志就“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 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介绍相关情况。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王莉霞介绍,内蒙古自治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两年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去年,地方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和进出口总额三个指标增速均居全国前三,一批惠及长远的大项目、好项目纷纷落地。今年,内蒙古自治区又部署推进了“六个工程”,即政策落地工程、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温暖工程、诚信建设工程、科技“突围”工程和自贸区创建工程,力争把高质量发展的短板补齐。

内蒙古立足资源禀赋和战略定位,精心打造了8大产业集群和16条重要产业链,一批具有成长潜力、发展后劲的产业不断壮大,新能源、稀土新材料、现代煤化工等一些主导产业在全国也有了一席之地。

王莉霞表示,内蒙古要完成好五大任务,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生态安全和边疆安全。10年来,全区累计造林、种草、防沙治沙规模均居全国首位,草原植被盖度已达到45%,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减少6000多万亩,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煤、电保供量居全国第一,去年完成29个省份、9.45亿吨煤炭保供任务,外送电量达到3065亿千瓦时、相当于3个三峡工程的年发电量;内蒙古还是产粮大省,连续5年粮食产量突破700亿斤,每年有一半以上的粮食调往区外、供应全国。

去年10月份,国务院专门出台了《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 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对于目前政策落地情况,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黄志强表示,政策含金量高、针对性强。内蒙古实施“政策落地工程”,把《意见》细化为86个重大项目,把蓝图具体化为“施工图”。截至目前,已有59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投资1350多亿元。

政策落地的过程,也是人民群众受益的过程。在增加就业方面,规划建设6个沙漠、戈壁、荒漠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乡村振兴方面,在重点帮扶旗县,建设一批国家现代化产业园;固边兴边方面,实施边境节点村镇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工程,开展边境地区水电路讯一体化建设,实现抵边自然村、边防哨所、边境派出所和抵边警务室饮用水、电力、通信、广电普遍覆盖;医疗服务方面,加快建设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我们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合作,建立了内蒙古分院,过去很多群众需要到北京治病,现在不出区就能享受到北京专家高水平的医疗服务。”黄志强介绍。

2024-06-09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95835.html 1 <p> 内蒙古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