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聚才“前招”更需留才“后招”

李 景

近日,杭州市人才管理服务中心发布《关于杭州市应届毕业生生活补贴最新版申请指南和系统升级的公告》,更新了当地为高学历人才提供补贴的政策标准,其中,非全日制研究生首次被纳入补贴范围,可获3万元生活补贴。这让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也可享受高学历红利,为进一步促进就业平等、招才引智起到了表率作用。

目前,全国已有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的多个城市对人才补贴政策进行完善,将非全日制研究生纳入范畴。杭州作为颇受年轻人喜爱的城市,此次放宽人才补贴政策,释放出创新型城市加大力度聚集高水平劳动要素的信号。

人才不问出身。不少地方对非全日制研究生态度的转变,正是各地解放思想,打破学历刻板印象,重塑人才评价标准的积极举措。在身份认定上,教育部早已明文规定,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两者只是在学习方式上不同,本不该存在高低贵贱之分,理应享受同等就业机会以及相关待遇。

各地完善人才补贴政策,为非全日制研究生正名,同时也树立了正确的人才认定标准,提升了不同身份视角下研究生人才的认知度与认可度。未来,各地仍要深化人才不问出处、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充分认识人才价值多元性和人才类型多样性,能识才、会招才、敢用才,不断完善人才政策,形成天下英才心向往之的城市吸引力。

完善人才政策要将广纳贤才与精准引才相结合。此次多地将非全日制研究生纳入补贴范围既是下决心扩大高层次人才引进通道的有力举措,同时,也要突出需求导向,实现“靶向引才”,在某些特殊领域或新兴行业,不唯学历论,适当放开标准,实行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引进和补贴政策,完善城市人才结构,充实多元化人才队伍。

完善人才政策要将优厚待遇与人才服务相结合。人才政策不仅需要有竞争力的聚才“前招”,更要有无微不至的留才“后招”,良好的人才服务配套至关重要。俗话说“人往高处走”,这个高处就是一个地方干事创业的环境。因此,要全面塑造留住人才的制度优势、服务优势,构建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创新生态,解决人才落地安居、工作生活的后顾之忧,打造吸引人才的强磁场。

完善人才政策还要将招才引才与尊才爱才相结合。将非全日制研究生纳入补贴范围,本质上体现的就是对人才的尊重与认可。要想打造富有创造性、活力十足的人才热土,就要成为充满温情、安放身心的港湾,这需要城市以包容和务实的人才政策,尊重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切实增强各类人才的归属感、获得感。

2024-06-06 李 景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95724.html 1 <p> 聚才“前招”更需留才“后招”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