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把群众所盼作为落脚点

在实地走访与调研中,记者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杜绝‘一刀切’和‘齐步走’”。话语背后透露的深意是,不能为了追求建设成效做“面子工程”,要抓住短板和要害,把群众所思所盼作为落脚点,让万千乡村各展其长。

特色产业发展要聚焦全链条、新业态。产业发展起步早的乡村,大多依靠返乡创业“能人”带动一部分群众先富起来,产生示范效应,激发脱贫致富的热情。随着产业发展渐成规模,不少村庄意识到“单打独斗”的路子是走不通的。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要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完善联农带农机制。还应当看到,产业振兴要顺应市场规律,实现从初加工到仓储保鲜、电商销售等产业链后端的延长;更要适时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以产业发展为抓手,带动乡村旅游、餐饮等发展。

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加大力度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一个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给人最直观的感受是村庄整洁有序、人居环境舒适。然而,不少乡村还存在水、电、路设施不健全等事关农村民生的突出问题,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与城镇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统筹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布局十分重要。针对问题和短板,四川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创新基建投融资机制等方式,引导资源向农村倾斜,着力缩小城乡差距,在传承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和建强农村思想阵地等方面下功夫,不断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个个美丽的村庄,如何变“盆景”为风景?和美乡村建设过程讲求的是“和而不同”,无论是产业发展还是村容村貌规划,都应当遵循自身发展规律,形成独具特色的美。只有这样,才能让“盆景”连片,形成美丽的风景。

2024-06-05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95661.html 1 <p> 把群众所盼作为落脚点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