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

优势特色产业富民增收

本报记者 余 健

达拉特旗广汇·绿沃川现代数字农业科技产业园里科技感十足。本报记者 余 健摄

初夏时节,驾车行进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昂素镇的道路上,经常能看到一丛丛长着小黄花的植物。“这是柠条,生命力十分顽强,是生态治理的功臣,如今又成为农牧民增收的利器。”昂素镇宣传委员樊荣说。

这段时间,在位于昂素镇乌兰胡舒嘎查的森晶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院子里,时不时有运送柠条的车辆停留。“我们从农牧户那里收购柠条,将其作为原料加工制作成草颗粒、草粉等对外销售。”该公司负责人、巴音乌珠日嘎查党支部书记杜世强告诉记者,公司于2020年由周边3个嘎查联合成立,希望通过发展柠条产业,提高当地农牧民种植、平茬柠条的积极性。

“过去种柠条只是为了治沙固沙,这两年靠柠条平茬每亩地还能收入120多元,挺好的。”早在1997年就开始种植柠条的牧民吉亚表示。

昂素镇党委书记贺希格吉雅介绍,近年来,昂素镇坚持“稳粮、优草、强畜、增特色”的发展思路,以实施“百万亩柠条种植行动”为基础,形成“草—料—肉”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引进甘肃国基牧草等企业10家,成功打造柠条产业化研发中心、“印象昂素”区域公用品牌,稳步推进牧草产业园区、高标准肉羊产业园区等项目建设。目前,全镇柠条种植总面积达137万亩,肉羊、肉牛存栏量分别突破61万只和2.3万头,成功入选2023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围绕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战略,深挖地域资源,持续优化特色产业结构,支持优势特色产业,打造特色产业品牌,培育壮大产业化经营主体,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截至目前,全市市级以上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354家。

“我们通过扶持和培育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主体,有效推动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的建设,2023年农企紧密型利益联结比例达67.5%,主要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4.05%。”鄂尔多斯市农牧局副局长王宇飞说。

今年“五一”假期,刚运营数月的达拉特旗广汇·绿沃川现代数字农业科技产业园空中草莓温室再度迎来客流高潮。“假日期间日接待游客3000多人次,日销售额近5万元。”内蒙古现代数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文光说。从达拉特旗城区来的游客李丹表示,“带孩子在空中采摘草莓是不错的亲子体验,距离近,体验好,这是我第二次来了。”

据介绍,产业园位于达拉特旗王爱召镇生成永村,项目总规划面积2600多亩,已流转回土地1203亩,一期占地330亩,投资2.4亿元,主要建设智能空中草莓园、特色瓜果园、智能蔬菜工厂、智能装配式育苗园,集成建设年产6000万棒水果玉米、鲜食玉米生产线。“我们产业园的土地是从老百姓手中流转的,预计每年用工500多人,此外产业园还能与当地农民进行订单合作,拓宽当地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刘文光介绍,产业园全部建成后,其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将达90%以上,可有效节水省肥增产,还能提高土地利用率。

王爱召镇党委书记韩晓博告诉记者,近年来王爱召镇立足地方实际,紧盯市场需求,有效利用当地特色资源,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我们全力推动村集体与海高牧业等龙头农企利益联结,积极探索各种合作模式,推动地方与企业双赢。”韩晓博说。

王宇飞介绍,近年来,鄂尔多斯市深入实施“一产重塑”,积极探索“二产带动一产”发展模式,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构建“一旗一业、一镇一特色”为抓手,发展以羊绒、高端肉牛、有机奶业、特色渔业、林果加工、大漠水产为主导的特色产业,促进富民增收和乡村全面振兴。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培育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优势特色产业,做优产业链条,做强龙头企业,做大现代园区,深入实施农畜产品品牌提升行动,推动产业振兴见实效。”王宇飞说。

2024-06-05 本报记者 余 健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95657.html 1 <p> 优势特色产业富民增收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