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科技元素激发亲子经济活力

王铁铮

近日,“六一”国际儿童节掀起新一轮亲子消费热潮,儿童“吃穿用玩”相关消费再度升温。科技创新在亲子消费市场上表现亮眼,定制、体验、智能、时尚、绿色等消费新模式、新场景不断涌现。在消费“个性化、新潮化、务实化”趋势下,品质生活、科学育娃、体验式消费需求快速释放。

儿童消费涉及千家万户,关乎儿童健康成长。我国儿童消费市场规模每年在3.9万亿元至5.9万亿元,每年户均儿童消费高达1.7万元至2.55万元。伴随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升,消费者对儿童用品的安全性、个性化、多样化需求越来越高。以科技创新推动儿童消费发展升级,已经成为保障儿童用品质量安全、挖掘亲子消费市场潜力的关键环节。党中央高度重视儿童消费安全、健康发展,《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均涉及儿童消费相关内容。多项政策推动儿童消费快速崛起,《2024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23年国内市场玩具(不含潮流和收藏玩具)零售总额达906.9亿元,某短视频平台的学习机、儿童餐椅销售额分别比上年增长220.6%、195.6%。

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儿童消费领域还存在不少短板问题,特别是在科技创新应用方面还远远不足。科技赋能产品创新的能力不强,数字技术精准挖掘儿童消费需求的能力不足,场景融合程度不深,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精品IP不多。与层出不穷的儿童消费新业态相比,监管体系建设还相对滞后。未来一个时期,是我国亲子消费潜力充分释放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应积极应对“90后”“00后”消费力量快速成长的新态势,抓住亲子消费新特点,充分运用前沿技术赋能消费场景、消费模式,丰富消费产品,强化消费安全,完善消费环境,推动儿童消费品质升级,有效提升儿童消费规模、层级。

加快前沿技术应用,丰富产品供给。紧抓技术转型升级窗口期,以AIGC、云计算、大数据等科技赋能儿童智能硬件升级,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如面向不同年龄儿童,利用历史文化景观虚拟再现技术与实地游览相结合,推动元宇宙赋能不可移动文物活化利用。关注“90后”“00后”父母和儿童群体的数字消费需求,布局一批数字消费网红打卡地,重点在电子竞技、数字社交、数字情感等领域实现流量变现,催生兴趣社群、陪伴机器人等一系列数字消费新产品。

推动多元场景融合发展,提升消费牵引作用。探索科普消费融合路径,支持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面向儿童开展基于真实场景的深度体验服务,如“采茶踏青、田间插秧、非遗扎染、工业芳华”等亲子研学活动。运用数智化技术,增强消费黏性。以儿童喜好为中心,将商业综合体打造成有卡通IP的乐园,以多业态组合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和家长的一站式消费需求。如在商业综合体增加数字超市、萌宠乐园、彩虹滑道、水上城堡等娱乐项目。

创新“文旅博”消费模式,拓宽消费文化内涵。在重点商圈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打造集超现实叙事、视听体验、沉浸式场景于一体的亲子消费新品展示平台。支持国际玩具品牌结合中国元素开展设计、营销和宣传,与直播平台合作谋划“儿童产品高定探店季”“儿童消费季”活动。基于数字孪生、智慧博物馆建设,构建覆盖技术研发、创意设计、创新服务、科普教育等全产业链的博物馆儿童消费集聚区。

优化市场体系建设,打造亲子友好型消费环境。为儿童及其家庭打造安全、便捷、有趣、科技感十足的消费环境。聚焦盲盒经营、智能手环等儿童消费较为集中的新兴领域,创新监管模式。支持和引导各地市商圈和文化街区引入亲子虚拟体验服务商,积极增加潮玩店、集成店及沉浸式体验新业态新服务,加快智能购物、AR互动、无感支付等应用设施落地。增加儿童“微度假”休闲空间,探索开放式商业项目与儿童喜闻乐见的大自然空间、时令气候相契合的经营模式。

2024-06-05 王铁铮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95642.html 1 <p> 科技元素激发亲子经济活力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