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拥抱机遇向新而行

提起北京市海淀区,人们总会将其与创新创业、先行先试联系在一起。在时代浪潮中,这片怀抱中关村科学城,聚集众多高校、院所、科研机构的热土,具有最密集的人才和智力资源,不断扩展着我们对未来世界的认知。

在北京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版图中,中关村科学城聚焦原始创新策源功能,肩负着加快颠覆性技术培育发展的重任。以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创新发展,是其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韧性和内生动力的选择;抢抓人工智能赛道、实现占先发展,构建人工智能全栈技术体系、高标准建设北京人工智能产业高地,是其发力前进的抓手。

海淀区拥有适合创新创业的土壤——基础雄厚、人才富集、资金密集、产业链条完善,能时刻感应到世界科技最前沿的脉动。从行业扶持政策调整到人工智能街区培育,海淀区一步步搭建起支撑产业健康发展的“生态雨林”,为更多明日之星铺平前进的道路。

今时今日,进一步加快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让“弄潮儿”更好地参与全球竞争,海淀面临着诸多变化和挑战。不过,不变的是当地急企业之所急、予企业之所需,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进的努力。只有抓住机遇,不断向“新”而行,才能凝聚更多希望,托举更多梦想。

充分调动创新主体的积极性。服务保障好国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重要创新平台,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和机构的对接合作,持续深化“揭榜挂帅”机制,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等多元创新主体开展通用底层技术布局和“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持续提升科技园区运营服务水平。引入多元创新主体,深化与创新孵化载体的对接合作。健全创新型企业早期发现、梯度培育机制,培育更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加快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强化科技金融特色化服务。

围绕创新链、产业链布局人才链。聚焦重点领域紧缺急需人才,强化“靶向”施策引才聚才,由“等待式引才”转向“提前主动揽才”。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重大科技任务中挑大梁、当主角,用大平台、大项目、大团队吸引人才、培育人才。

2024-06-04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95603.html 1 <p> 拥抱机遇向新而行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