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协同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

□ 本报记者 王宝会

4月29日,PAGEONE(北京坊店)工作人员展示从工商银行兑换的“工行零钱包”。新华社记者 李 鑫摄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我国正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专家表示,金融系统是建设金融强国的主力军,金融强国涉及领域交叉、涵盖范围广,必须协同有序推进金融强国建设,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金融体制立规矩

今年2月份,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撰文强调,建设金融强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和历史耐心,按照分阶段目标持续推进,稳扎稳打,久久为功。以系统协同改革构建现代金融体系。建立健全科学稳健的金融调控体系,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加强货币政策与其他各类政策协调配合。

近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首届深圳金融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戴相龙表示,同一个历史时期,世界上可能有几个金融强国。把我国建成金融强国,就是使我国金融实力和影响力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亟需建立和完善中国式现代金融体制,保持货币信贷供应适度有效,促进融资结构合理等。他表示,当前货币信贷资金使用效率存在下降趋势,主要表现在:一部分资金在大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空转套利;部分中央企业和头部民营企业利用议价优势“低贷高存”;或通过财务公司拆出资金赚取利差;或通过借新还旧或不断延期,造成巨额信贷资金在房地产企业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淤积沉淀等。产生以上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有关部门密切配合认真解决。从人民银行来说,要注意当期短期操作和实现长期管理目标的衔接。

建设金融强国,需要综合施策、统筹兼顾、持续发力。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求表示,在这一进程中,既要遵循金融发展的一般逻辑与共性,比如货币国际化与金融体系的开放性,也要具备中国特色,兼具硬实力和软实力。我们要建设的金融强国,应当是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体现金融普惠性并且能够为改善国际金融体系作出中国贡献的金融强国。一方面,建设金融强国必须具备强大的、有竞争力、有创新能力的实体经济基础,为市场注入源源不断的、有成长性的资产;另一方面,建设金融强国必须抓好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这三个关键环节。

具体来看,第一,市场化是建设金融强国的基本前提。没有金融的市场化,就不可能满足各类经营主体日益多样化的金融需求。第二,法治化是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基石。中国要不断完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的制度设计,使全球对中国经济的成长性发展具有基本信心,为金融合作打下坚实基础。第三,国际化是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要不断提高我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提升我国在国际金融活动中的参与度与影响力,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招联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要培育一批优秀的金融家和专业的金融从业者,稳步提高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积极参与全球金融治理和规则制定,努力实现从金融大国向金融强国的历史性转变。

做好五篇大文章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不仅是金融机构业务深耕的方向,更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专家表示,金融“五篇大文章”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新时代金融发展规律,明确了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和实现路径,为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金融强国建设指明了方向。

戴相龙认为,科技金融要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特别是要发展风险投资基金、产权投资基金,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绿色金融要大力支持清洁能源的研究、推广、运用,助力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普惠金融要帮助小微企业和个人不断提高纯收益。养老金融要大力支持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并购与投资研究所所长、财政金融学院教授汪昌云表示,数字金融有利于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我国在发展数字金融上成效显著。数字金融推动实体经济数字化,是数字金融的正向溢出效应,有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期,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明确了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银行保险机构要立足职能优势,着力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多样化、可持续的“五篇大文章”服务体系。要加强内部管理机制建设,建立健全专项领导协调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落实尽职免责制度,加强对相关业务的组织保障和资源倾斜。

做好“五篇大文章”要细化相关的管理制度。戴相龙建议,大型金融企业可在总部内设业务部门或设立专业分支机构。开展五项金融服务的资金来自有关金融企业,也可由人民银行适量发放再贷款;五项金融服务实行保本微利,必要时由各级财政补贴利息或设立五项金融服务风险准备金。对五项金融服务的业务量定期统计和公布,对业务量大的专项金融服务设立会计子科目,以便于监测五项金融服务的开展。

金融监管全覆盖

为进一步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全面加强金融监管”,今年4月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县域监管支局统一挂牌,标志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系统“四级垂管”架构正式建立,金融监管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金融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业内人士表示,县域监管支局挂牌成立,将为构建完备有效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推动金融监管高质量发展筑牢基础。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提出,坚持依法合规开展监管,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五大监管正在有效推动构建全覆盖、无盲区的金融监管体制机制,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王俊寿表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要全面强化“五大监管”,努力提升监管的整体性、前瞻性、精准性、有效性和协同性,并以此为标准检验“五大监管”的效能。从逻辑角度分析,“五大监管”是一个三纵两横的矩阵体系,是多维立体的监管架构,既相互独立又彼此关联,是一个有机整体。犹如人的五指,各有所长,聚指成拳,形成监管合力。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尽管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断提升,但仍然不能忽视目前一些重点领域、重点机构的金融风险隐患,尤其是要加快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此外,要加速解决金融产品服务难以匹配科技创新需求的问题,着重处置好房地产金融风险、地方债务风险,保持金融系统的稳健发展。

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尚福林表示,加快金融强国建设,要提升金融业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能力,逐步建立结构合理、分工协作的金融市场体系,提升创新能力,释放市场活力。加快完善风险防控机制,确保金融系统稳健运行,主动应对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

2024-06-04 □ 本报记者 王宝会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95593.html 1 <p> 协同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