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做强特色优势产业

本报北京5月31日讯(记者吉亚矫)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1日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云南省有关负责同志围绕“走稳走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之路 谱写中国梦的云南篇章”介绍了相关情况。

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予波表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云南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经济总量从2012年的1.1万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3万亿元,发展质量持续提升。同时,云南森林面积居全国第二,城市空气质量连续7年位居全国前列。

在回答经济日报记者关于如何持续做优做强特色优势产业的问题时,王予波表示,云南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国家战略性有色金属产业基地、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业基地、金字招牌的世界旅游目的地。2021年至2023年,云南省产业投资年均增长21%、工业投资年均增长20.4%,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一半以上,工业投资规模居重点行业第一位,产业正在加快转型升级。

王予波介绍,能源、有色产业是云南的传统支柱产业。2023年云南绿色能源装机比重、绿电发电量比重分别比全国高38个、55个百分点,铜、锡等10种有色金属产量居全国前列。云南将聚焦转型升级,加快建设绿色能源强省,提升有色金属资源保障能力和精深加工能力,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绿色铝、硅光伏、新能源电池产业是云南工业的“新三样”。接下来,云南将推动三个产业延伸链条、集群发展,把云南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绿色铝谷”“光伏之都”“中国新能源电池产业重要基地”。

特色、绿色、高品质是云南农业的鲜明标签。例如,云南的鲜花享誉世界,是全球最大的鲜切花产区。云南的咖啡浓香四溢,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98%以上。云南的中药材道地优质,种植品种类型超过145种。云南省人民政府党组副书记王显刚表示,将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加快建设特色农业强省。

在壮大生态农业方面,构建全产业链农业绿色发展标准体系,坚决不搞大水大肥大药,让好山好水产出好产品;在壮大设施农业方面,聚焦现代设施种植业、现代设施养殖业等重点领域,加快补齐加工、冷链、保鲜、物流等方面的短板,全面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投入产出率;在壮大高效农业方面,在良田、良种、良法、良制和良机等方面下功夫,为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翅膀;在壮大共享农业方面,健全乡村产业联农带农机制,让“小农户”融入“大产业”,让“大产业”进入“大市场”,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地留在农村、留给农民。

旅游是云南的金字招牌。王予波介绍,云南正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康养旅游、跨境旅游、体育旅游、研学旅游等业态,不断创新旅游产品新供给,更好满足游客高品质、多元化的需求,以一流服务诚迎中外来客。

2024-06-01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95409.html 1 <p> 云南做强特色优势产业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