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沉睡账户成为风险账户
非法开办、贩卖银行卡是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持续高发的重要原因。近日,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发布公告称,将对沉睡账户开展提醒提示工作。个人用户如果收到了相关提醒通知,可根据自身需求,通过手机银行、网上银行或任一网点办理沉睡账户的查询及相关业务,提醒提示时间自公告发布之日起至2024年10月15日。
所谓沉睡账户,主要是指5年及以上未发生主动交易且账户中有余额的个人银行账户。大量沉睡账户的存在,既不利于用户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又抬升了电信网络诈骗风险。
针对沉睡账户风险,金融管理部门、商业银行、个人用户要形成合力,监管有效引导,银行担当负责,用户理解配合,协同优化账户管理,降低风险隐患,维护资金安全。
金融管理部门要做好引导工作。为了保障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曾于2023年10月发布通知,组织开展银行沉睡账户提醒提示专项工作,自2023年10月起持续1年。接下来,金融管理部门可借助此次契机,进一步推动银行业优化账户管理,提升账户查询、提取、注销等服务的便利性,不断增强金融消费者的获得感、满意度。
商业银行要增强主动服务能力。长期以来,商业银行的服务模式多为“等用户上门”,接下来要变“坐商”为“行商”,以用户为中心。通过短信通知、手机银行提醒、线下网点展示等多种渠道,让更多用户充分了解、掌握唤醒沉睡账户的重要性、必要性,积极帮助个人用户了解自己的银行账户开立情况,不因沉睡账户处置业务盈利性弱、量大繁杂而降低服务质量。
个人用户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近期,个人用户可主动查询、了解自己的银行账户开立情况,分类处置、妥善保管。例如,把那些主要用于网络支付、小额高频支付的Ⅰ类账户降级为Ⅱ类账户、Ⅲ类账户。若发现确实存在沉睡账户,个人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继续使用或销户,不给违法活动提供可乘之机。需要注意的是,沉睡账户提醒提示期间,银行不会发送“激活账户”“唤醒沉睡账户”等网络链接,不会以任何理由要求个人用户转账,用户要留心此类骗局,既不点击链接,也不转账汇款。
最后,个人用户还要养成科学的用卡习惯,及时更新自己留存在银行的个人信息,切忌出租、出借、出售自己的身份证件、银行账户等重要物品,以防被不法分子用于洗钱、电信网络诈骗、偷税逃税和跨境网络赌博等违法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