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期特别国债利当前惠长远

于长革

国务院前不久召开支持“两重”建设部署动员视频会议,强调发行并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高质量做好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各项工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财政部也印发《关于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一期)发行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明确拟发行400亿元人民币30年期特别国债。一系列举措,标志着从今年起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政策正式落地实施。

在此之前,我国共发行过5次特别国债,包括三次新发和两次续作,期限短的为3年、最长的为30年,主要用于补充银行资本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抗疫支出等。根据财政部公布的2024年一般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涉及期限为20年、30年、50年。与以往发行的特别国债相比,本轮超长期特别国债具有期限长、规模大以及连续发行等特点,可以为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报慢的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提供资金支持。

从当前来看,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的安全能力建设,将为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提供较为充足的资金支持,且通过拉长期限更好地匹配资金需求,有利于稳定投资需求和预期、扩大有效投资。同时,相关领域的投资具有较高的乘数效应,能够在关联产业链中创造大量就业岗位,进一步拉动居民收入和消费。特别是在当前有效需求仍然不足、企业经营压力较大、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的背景下,稳投资尤其是扩大有效投资有利于提振经营主体信心、改善经济发展预期、增强发展后劲,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

从中长期看,超长期特别国债有助于促进发展和安全的动态平衡和良性互动,夯实长期高质量发展基础。科技创新、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粮食能源安全、人口高质量发展等领域,潜在需求仍然巨大。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对这些重大项目予以支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项目的资金缺口,推动形成一批优质资产,既有利于优化供给结构、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提升经济潜在增长率,也有利于平衡代际间的公平,增进民生福祉。

接下来,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提高站位、深化认识,高质量发行和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扎实完成好“两重”建设各项任务。

统筹今年和未来几年的重点任务,科学做好项目筛选和储备工作。按照国务院要求,认真落实“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今年要根据重要程度、急迫程度和项目成熟程度,科学做好项目筛选工作,尽快选定项目并下达项目清单和安排金额,争取早开工、早见效。今后几年的重大任务要与“十四五”规划落实相结合,不断提高项目库的“容量”和“质量”,保障重大项目储备和滚动接续,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根据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分配情况,认真做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工作。结合债券市场需求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对应建设项目的实施周期,科学设计发行品种期限,实现与项目期限的合理匹配。统筹一般国债和特别国债发行,合理安排发行节奏,切实保障特别国债项目资金需求,并加强中央和地方资金、存量和增量资金统筹,与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形成合力,提高资金整体效能。

更好统筹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最大程度发挥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支持民间投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两重”项目建设,争取带动更多经营主体参与投资,充分发挥民间投资的积极作用。

2024-05-29 于长革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95264.html 1 <p> 超长期特别国债利当前惠长远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