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释放数据要素乘数效应

□ 金观平

近日举办的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共对接签约数字经济项目421个、总投资2030亿元。会上还发布了首批20个“数据要素×”典型案例,有力凸显了数据要素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乘数效应。

数据是新型生产要素,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要素与劳动力、资本、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一样重要,已融入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改变着生产和生活方式。发挥数据要素报酬递增、低成本复用等优势,能突破传统生产要素的增长约束,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我国已具备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坚实基础。从发展规模和关键要素等多个指标看,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在全球处于第一梯队。数据显示,我国数字基础设施不断扩容提速,数字技术和产业体系日臻成熟,一二三产数字化水平持续提升,各行各业积累了大量数据,数据要素市场日趋活跃。在数据要素赋能的经济社会各领域,已涌现出一批示范引领作用突出、赋能作用明显的典型案例。

也要看到,数据要素赋能效应仍有待进一步释放。整体看,我国数据要素开发利用刚刚起步,范围不够大、程度不够深,还存在数据供给质量不高、流通机制不畅等问题。数据要素高水平应用不是简单的数据查询、报表分析等信息化应用,而是实现数据驱动的全产业链全要素协同、多场景多主体复用、跨领域跨行业融合的高水平智能化应用。随着各领域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还会产生更多、更有价值的数据,创造更丰富的应用场景。

释放数据要素乘数效应,要让数据动起来。数据“供得出”“流得动”,才能用起来。当前,这方面仍存在不少卡点堵点,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制度还需完善。要构建有利于保护各方权益、激发市场活力的数据产权制度和收益分配机制,逐步提高交易流通效率,打造安全可信流通环境,培育更多流通服务主体,促进数据有序跨境流动。

数据“供得出”还要“供得好”。当前,市场上的数据供给存在政府数据多、企业数据少,内部整合多、外部开放少等特点,数据供给质量仍有待提高。要完善数据资源体系,加大公共数据资源供给,加强数据采集、管理等标准建设。尤其要注意引导企业开放数据,加强供给激励,在保护个人隐私前提下促进个人信息合理利用。

更为重要的是让数据“用得好”。与传统生产要素不同,数据只有与场景结合起来,才能改变传统生产函数,加快技术创新,实现数据价值。此次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发布首批20个“数据要素×”典型案例,就是要推动数据资源丰富、带动性强、前景广阔的领域率先突破,发挥引领作用,不断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地方政府应围绕当地特色优势,从重点应用场景中找准发力点,抢抓“数据要素×”带来的巨大市场机遇。

2024-05-29 □ 金观平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95241.html 1 <p> 释放数据要素乘数效应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