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让设施农业更加“耳聪目明”

山东农业发展在全国叫得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设施农业发展优势明显。通过持续创新,不断尝试新的农产品种养模式,山东成功打破时空限制,让很多不可能变成可能。

设施农业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工程装备技术与现代经营管理方式,为动植物生长提供相对可控制的环境条件。其中,将数字技术等高新技术融入农业农村全领域、各环节非常关键。只有搭建农业云、智慧畜牧、海洋牧场、遥感中心等数字平台,拓展应用场景,才能让设施农业更加“耳聪目明”。

当前,为实现稳产保供和满足市场多样化、优质化消费需求的目标,设施农业还需要跨过几道沟坎。在土地资源约束下,应处理好发展设施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关系,解决好“粮菜争地”问题。在绿色低碳发展新要求下,应处理好高质高产和节本降耗的关系,即解决好节水、节药、节肥和生态循环问题。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应处理好农业生产和市场消费的关系,即解决好农产品“优质不优价”问题。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新形势下,应处理好适度规模经营和农民增收的关系,即解决好小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的问题。

我国设施农业近年来取得不少成绩,但与先进国家相比,在装备水平、产量水平、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此外,用工难、用工贵等问题也为设施农业发展带来困扰。为构建多元食物供给体系,坚持走低能耗、低成本、生态安全、高产优质高效之路,应成为设施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选择。

2024-05-28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95225.html 1 <p> 让设施农业更加“耳聪目明”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