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重塑市场生态做强上市公司

田 轩

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之基。全面注册制下,随着市场定价机制日趋成熟,市场估值将进一步分化。以业务增长能力、科创动能及治理水平为主的上市公司质量评价,将成为上市公司长期投资价值中投资者最为关注的指标;以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为锚,由追量向求质转型,是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手段。

对于今年资本市场工作目标,《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意味着我国资本市场要从融资“单条腿”走路的方式变成融资和投资并重的“两条腿”走路。基于此,制度供给端的建设完善及资产供给端的质量提升,将是实现资本市场建设目标的关键“两翼”。就资产供给端来看,上市把控不严、持续性信息披露不到位、市场结构不合理、退市机制不健全和监管及配套举措不完善等,是当前影响我国上市公司由大转强的主要原因。

针对此,证券市场监管部门聚焦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近期集中发布了多项政策文件,涵盖了上市发行源头、交易过程以及市场退出等多方面。未来,要以严格落实执行政策为抓手,加快市场生态的全面重塑,进一步促进上市公司“苦练内功”,提高公司发展质量,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

重塑观念。针对一些公司股东、实际控制人以公司上市、炒作股价的方式,进行套现、粉饰报表、财务造假、“带病闯关”、欺诈发行等不当牟利行为,以及中介机构责任落实不到位,市场估值体系不合理,公司上市股价虚高,后续业绩增长乏力等问题,应进一步完善上市标准和程序。通过完善多层次市场体系,加强区域性股权市场、新三板与北交所、科创板、创业板等市场联动,设置差异化标准,增强包容性适应性,规范IPO发行定价,满足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上市需求。加强IPO全链条把关,督促公司树立“正确上市观”,规范运作。

严格规范信息披露行为。系统梳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信披标准,扩大强制性信披范围,分类细化信披内容要求,尤其是加强财务数据信披准确性要求。针对上市公司“关键少数”责任落实的短板,充分发挥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与普通投资者作用,加强对专业机构、专业人员的道德约束,积极发挥外部监管作用,最大程度约束企业高管出于短期逐利的盲目决策行为,护航上市公司长期发展。

加快培育构建“耐心”的市场结构与治理生态。针对当前A股市场个人投资者占比高、短期投机属性较强、市场价值投资理念不足而机构投资者比重过低且专业投研能力不够强等问题,引导养老金、保险、企业年金等更多长期资金入市,营造长期主义投资理念。加强投资者教育,进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逐步引入“T+0”交易机制。鼓励上市公司加强长期发展谋划,如开展并购重组,促进业务转型升级,拓宽业务护城河;鼓励增持回购、加大分红力度,提振投资者对公司发展的信心。

完善退市机制,加大力度激浊扬清。针对目前退市标准仍显温和,规范类退市指标不够丰富,退市执行力度不强等市场出清堵点,进一步严格规范类退市标准。压缩功能重叠的退市环节,强化交易所一线监管职能,防止公司“停而不退”;完善吸收合并等多元退出政策规定,推动企业主动退市;完善退市配套措施和相应的转板机制,畅通企业退市的后续融资通道。

(作者系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2024-05-28 田 轩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95207.html 1 <p> 重塑市场生态做强上市公司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