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医德医风必修课
医乃仁术,无德不立。近日,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出倡议,号召广大会员和中医药工作者学习践行《医师规》,充分认识中医药伦理道德、严格规范医疗行为,确保在日常工作中能够遵循医道、恪守医德。《医师规》由国医大师孙光荣于2007年提出,强调以“诚、净、严、精”四条核心准则树立崇高职业精神。中华中医药学会大力推广《医师规》,努力塑造医德高尚、医风严谨、医术精湛的行业风范,对于医药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铺展的健康中国蓝图,凝聚着政府、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共同理想。同时,人民对更高水平医疗卫生服务的美好生活需要也日益增长,健康需求呈现多样化、差异化的特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特别是医德医风建设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挑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患关系、影响了社会的和谐。
医德医风代表了医疗卫生行业的形象,是群众衡量医疗卫生工作的最直观标尺。医务人员的职业特性,决定了合格的医务人员必须首先在道德上顶得起、立得住。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广大医务工作者是人民生命健康的守护者。”“要恪守医德医风医道,修医德、行仁术,怀救苦之心、做苍生大医,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医务工作者应将医德医风建设作为必修课,强化自律、自重、自省意识,把尊重、理解、关怀落实到服务患者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当中去,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为增进人民健康作出新贡献。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需要细化规矩,明确行业和领域的“红线”、高压线,构建传承良好医德医风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遏制不良现象的发生。为此,《医师规》提出,必须坚持“生命至贵,病人至上”的服务理念,“尊重患者的人格与选择诊疗方式的意愿”,“不准以夸大病情等方式恐吓、误导、讹诈病人”,“不准由于种族、国籍、信仰、性别、出身、地位、病种、病情及经济状况等因素歧视甚至拒诊、拒治病人”等,从源头上明确行为规范,引导医务人员提升职业道德水准,立仁心仁术,进而净化行业风气。
使全体中国人民享有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是我们党奋斗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范围更广、层次更高的全民健康需求,广大医务人员务必上好医德医风这堂必修课,加强自我修养,以德立身、以德立医,树立“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医风严谨”的良好形象,从而更好诠释大医精诚的内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