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答好帮扶这道题

如果把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比作统考题、把援疆援藏援青比作必答题,库区移民振兴更像一道特色题。大型水电工程建设产生了如何实现库区移民安稳致富的新问题,但项目建成后的巨大综合效益也给库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契机。工程开发运营企业和主管部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因地制宜做好移民后续工作,让库区群众共享改革发展和开发红利。

大型水电工程本身就是绿色动力引擎。水电站所在地往往交通不便、信息不畅、贫困问题突出,建水电站首先要做好移民安稳致富工作。以三峡工程为例,其先后迁建2座城市、10座县城和114座集镇,新修等级公路830公里,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壮举,三峡库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事实上,不少水电工程的移民经费超过了工程本身的投资,工程修建促进项目所在地基础设施改善、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成为拉动库区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动能。随着我国水电开发不断深入推进,要充分发挥大型水电开发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助推水电库区移民快速走上致富路。

开发水电工程的同时要注重发挥水电与新能源发展协同效应,进行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开发。广大库区拥有丰富的风光资源,规划建设光伏、风电可进一步放大库区清洁能源资源优势。可以拓展板上发电,板下耕种、养殖的“光伏+农牧业”“光伏+渔业”等新能源帮扶新模式,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同时丰富库区群众增收渠道。

发展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之策。帮扶单位不仅要提供“输血”帮扶,更要注重产业“造血”帮扶,帮助库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需要强调的是,产业发展不是空中楼阁,帮扶单位要紧紧依托当地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市场空间、环境容量以及当地的产业规划,因地制宜确定产业振兴方式。只有集中力量把特色产业逐步做优做强,才能成为富民之本。

“建好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改善一片环境、造福一批移民”。库区振兴工作是利国利民的长期工程,基础设施完善需要一砖一瓦地建设,产业培育需要一点一滴地积累,生态环境改善需要一心一意地守护。要建立移民后续帮扶长效机制,保持战略定力、久久为功,大力投入、持续投入,真正做到饮水思源、回馈库区。

2024-05-27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95169.html 1 <p> 答好帮扶这道题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