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产业转移接得住也要长得好

冯其予

□ 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水平;

□ 找准对接切入点,发挥互补优势;

□ 构建完善产业链条,提高集聚效应。

第十三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5月底将在湖南长沙举办。本届博览会期间将举办“投资中国·国家级经开区产业转移对接会”。国家级经开区在东中西部产业转移和承接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凸显。

中部地区承东启西优势明显,既能积极引进东部地区产业创新资源,又能增强对西部地区辐射和带动作用,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推动作用。其中,国家级经开区能够将东部地区园区“腾笼换鸟”与中西部地区园区“筑巢引凤”相结合,通过园区高质量发展带动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目前,中部六省共有55家国家级经开区,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根据商务部初步统计,2023年中部地区国家级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近3万亿元,进出口总额超过1万亿元,实际使用外资24亿美元。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国家级经开区在产业结构、资源禀赋方面互补性强。充分发挥东中西部地区比较优势,引导推动产业转移和承接,加强园区共建,有利于培育产业可持续发展内生动力,促进产业链和供应链上下游合作,从而壮大产业集群,达到多赢效果。

承接产业转移,关键要看接不接得住,当地的政策环境、特色产业、市场需求、要素保障都是重要因素。只有立足当地优势产业,精准承接产业转移,并将承接产业转移与转型升级相结合,才能真正引资落地,发展壮大当地经济。在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进程中,为了充分发挥国家级经开区重要作用,应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要增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继续完善基础设施,例如交通、通信、供电、供水等,以提供一流的硬件设施,满足转移产业的需求。同时提升服务水平,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供一站式服务,降低企业入驻和运营成本。

要发挥资源互补优势。中部地区的国家级经开区应充分分析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明确在产业转移中的定位,找准与东部地区产业对接切入点。利用中部地区土地、劳动力等资源优势,吸引东部地区需要扩大规模或降低成本的企业入驻。

要加强产业协作与配套。构建完善产业链条,形成上下游产业紧密配合,提高产业集聚效应。促进中部地区企业与东部地区企业在技术研发、市场开拓等方面合作,共同提升产业竞争力。

此外,还可以采取优化政策环境、搭建多元化合作平台、培养高素质人才等措施。通过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创新型企业提供良好法治环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线上线下产业协作平台,促进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鼓励东部地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与中部地区国家级经开区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培养专业人才。

通过实施以上措施,国家级经开区可以在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进程中发挥更重要作用,推动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2024-05-27 冯其予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95162.html 1 <p> 产业转移接得住也要长得好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