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江西万安用好山水资源——

拓展“两山”转化渠道兴业富民

本报记者 赖永峰

“县里引导我们发展林下经济,村里打造山货基地,建起竹笋加工厂,延伸了产业链条,提高了产品价值,村民和村集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近日,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枧头镇龙头畲族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何林高兴地说。

万安地处江西中南部,赣江由南向北纵贯全县,山水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超过70%。近年来,针对当地一些百姓守着绿水青山仍受穷的现状,万安县积极拓展“两山”转化渠道,将绿水青山作为群众增收的载体,实现“美丽风景”向“美丽经济”转变,成为惠民利民的民生实举。

万安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肖慧华说,县里先后搭建起“两山”实体运作平台、云端数据平台和产品销售平台。通过组建万安县两山集团有限公司,对全县生态资源进行规模化收储、专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通过开发“两山”资源智慧管理平台,对全县农业、林业等生态产品实行数字化登记、收储、分析、交易“一条龙”服务管理,推进生态产品供需方、资源方与投资方高效对接;通过搭建产品销售平台,全面梳理各类优势生态农产品300余种,创建“万安优品”等自主农产品品牌,打造电商平台和直播基地,推动生态产品触达全国消费者。

在万安富硒农产品展示馆,各类贴着“万安优品”“心安万安”地理标识的农产品琳琅满目。“我们在线上线下同步推进生态农产品销售,自去年8月份以来累计完成销售额6300余万元。”万安县两山集团工作人员王显力说,立足120万亩天然富硒土壤优势,他们辐射带动3万余户农户发展硒橙、硒稻主导产业,实现每户年均增收1万元以上。目前,全县共有硒稻面积10.68万亩、硒橙面积6.58万亩、富硒农产品基地69个,2023年富硒产业产值达50亿元。

“生态+平台搭建”“生态+项目发展”“生态+绿色产业”……万安的“两山”转化渠道更加通畅,群众也分享到了“两山”转化成果。

站在千里赣江第一坝——万安水电坝坝顶远眺,水色连天,碧波荡漾,郁郁葱葱的绿色小岛遍布湖区,好似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万安湖景区成为省内外众多游客的“打卡点”。景区工作人员岳轩宇骄傲地说,“我们这里不仅生产清洁能源,还发展起生态鱼养殖、生态旅游等附加产业”。

万安县充分利用绿水青山资源禀赋,清洁能源、富硒农业、生态鱼、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成“攥指成拳”态势。先后建成井冈山航电枢纽安泰电厂、高山嶂风电场、三峡渔光互补等一批清洁能源项目,并网容量达105万千瓦;利用万安湖及104个中小型水库等优质水资源,推进生态鱼全产业链发展,每年有180万公斤以上的生态鱼“游”向长三角消费者的餐桌上;万安湖冬捕、心安湖端午赛龙舟等文旅品牌名声在外,围绕赣江两岸自然生态风光,万安还打造出高岭宿集、红色罗塘等一批亲近自然、唤醒乡愁的旅游景点,其中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6个、省3A级以上乡村旅游点9个。

近年来,万安县还先后组建起GEP核算成果应用、“两山”转化平台建设、生态环境优化、绿色金融创新拓展、绿色产业培育5个工作专班,系统推进22个“两山”转化重点项目建设,总投资达198亿元。随着“两山”转化的扎实推进,群众得到实惠的同时,万安县生态环境质量也取得新突破。“我们已完成人工造林10万亩、毛竹林改造1.5万亩、油茶培育1.5万亩,活立木总蓄积约829.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1.93%。”肖慧华说。

2024-05-26 本报记者 赖永峰

江西万安用好山水资源——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95111.html 1 <p> 拓展“两山”转化渠道兴业富民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