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人民群众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为了提高养老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各地各部门不断加强养老服务供给,强化养老服务要素保障,持续推进其高质量发展。
发挥金融机构作用
本报记者 杨 然
近年来,我国持续推动养老金融机构专业化发展,商业养老金融改革正在稳步推进。
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商业保险年金目前已积累养老金规模超过6万亿元,覆盖近1亿人;养老理财产品自2021年试点至今,11家理财公司在10个试点城市发行了51个产品,认购投资者约47万人,规模超过1000亿元;特定养老储蓄试点自2022年启动至今,存款人数约20万人,余额接近400亿元;商业养老金自2023年试点以来,已累计开户超过59万个;专属商业养老保险2023年由试点转为常态化经营,截至2023年末,保单件数约74万件,积累养老准备金规模超过106亿元。
人民群众的养老钱关乎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金融机构在实现资金保值增值、维护资金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人寿集团首席投资官、中国人寿养老险公司董事长王军辉表示,专业的养老金管理机构在个人养老金积累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大家做好两件事:一是“算好账”,通过退休收入支出测算、场景化养老需求分析、养老规划系统等帮助个人明确养老储备目标、制定养老规划和提供一揽子养老服务综合解决方案。二是“管好钱”,专业养老金管理机构拥有丰富的管理长期资金的经验,投资理念与养老金投资高度一致,有实现稳定投资收益的一整套管理机制和投资方法论,有适配的投资策略和产品。
我国目前养老金3个支柱(包括战略储备基金)的市场投资总额合计9万多亿元,潜在规模大。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长胡晓义建议,进一步加大对养老基金投向养老产业的政策优惠力度,以“养老钱”养“养老业”,把银发经济做成生机勃勃的朝阳产业。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表示,银发经济既是为老年人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经济,也是年轻人为老年期做准备的经济。因此,老龄社会条件下的金融范畴应该更宽,包括生育金融、就业金融、健康金融、养老金融、照护金融等。
保险机构也在加快布局养老和健康产业。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总经理尹兆君介绍,目前,中国太平建立的医康养生态联盟成员已达26家,“自建+合作”养老社区达50家,自建自营养老床位突破1万张。同时,企业积极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试点,逐步完善线上和线下适老化服务。
王军辉表示,在养老服务供给方面,保险资金具有规模大、期限长、稳定性高的特点,能够很好契合养老产业的投资需要。同时,保险机构通过健康险、长期护理险等为老年人进行健康风险转移,持续拓展可承保人群,将保险产品与医疗、康复、护理、养老等服务供给有效对接,打造“产品—服务—支付”的闭环。
探索市场运营机制
本报记者 刘 成
在位于青岛市李沧区灵川路12号的绿城悦龄餐厅,午餐时间一到,工作人员就忙着为老年人准备午餐。土豆红烧肉、炸刀鱼、鸡蛋木耳炒圆葱、杂粮米饭……这家由青岛绿城颐居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设立的助老餐厅,每天有大约20名老人前来用餐。
以政策为引导,发挥市场化运营力量,是青岛市养老服务的创新举措。目前,青岛已建成养老机构、街道(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村)养老服务站三级养老服务网络体系,基本实现城市和农村养老服务全覆盖。青岛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乔先华说,他们选了53家三星级以上养老机构投入青岛养老市场,撬动了3亿元社会资本,带动8000余人就业。目前,青岛已建成养老机构289家、街道(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42家、社区(村)养老服务站813家。
位于崂山区金家岭街道的万林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由青岛万林康养产业集团投资运营。这个建筑面积1246平方米的养老服务中心设有长者托养中心、失能失智长者日间照料中心、居家养老智慧中心、助老餐厅等功能区,同时可以辐射周边9个社区养老服务站,为附近的老年人提供助医、助餐、助洁等“六助”养老服务。
青岛万林康养产业集团总裁李欣南介绍,他们中心配备了包括医护人员、心理咨询师和后勤人员等在内的服务团队,并且安排了3辆服务快车,为周边9个社区养老服务站提供服务。
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运营,促进了智慧养老服务的发展。市北区福山养老机构的颐养居家智慧养老业务系统,目前有1.2万多名老人使用,老人随时可以通过视频通话联系客服,完成专家门诊远程医疗,预约医疗康复、日常护理、打扫卫生、理发助浴等上门服务。
市北区民政局副局长郝曦表示,智慧养老提升了服务响应速度,能为老人提供更便捷、更放心的居家养老服务。
针对99%的老人愿意选择居家养老的实际,青岛还大力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建设老年人助餐服务机构。市北区目前已开办助老食堂87处,除了可以到食堂就餐外,各助老食堂还推出了线上订餐系统和代订餐系统;李沧区引入绿君源、咱家厨房等专业餐饮企业,精心打造助老食堂,目前已运营82处助餐点,签约老年人7100余人次,基本形成了“15分钟助餐服务圈”。
李沧区民政局副局长丛中笑说,老年助餐服务既是老年人关心的“关键小事”,也是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要始终把老年人福祉记挂在心,用一餐饭的温度,让老年人暖胃更暖心。
据悉,通过建立政府政策扶持下的市场化运营机制,青岛市目前已建成运营1232处老年人助餐服务机构,13.5万老人享受到了每人每顿午饭3元的市级助餐补贴,共为老年人提供老年助餐服务365万人次。
构建智慧服务体系
本报记者 梁 睿
近年来,合肥市打造“1+4+N”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即1个养老大数据平台,居家、社区、机构、康养4大监管体系,机构养老、社区活动、居家照护、助餐、助行、助医、心理咨询、文化娱乐等N项服务,全面整合养老服务资源,实现政府、机构、社区、社会之间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为老年人提供便民化、智慧化服务。过去一年,合肥市1家企业、4个乡镇(街道)、2个县区入选国家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名单。
今年86岁的陆业见是合肥市包河区义城街道的一名独居老人。2023年6月份,陆业见在家中突感身体不适,迅速按下了床边的紧急呼叫设备,平台工作人员在系统上看到预警信息后,立即联系其亲属并上门了解情况,及时将老人送至医院就诊。
陆业见使用的平台是包河区以义城街道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为依托,第三方构建的智能化管理及服务体系。2023年6月份,义城街道在辖区范围内为符合条件且自愿参与的35名独居老年人安装红外监测仪、紧急呼叫一键报警以及毫米波雷达健康检测仪,为独居老人提供全天候的智慧安全守护。自启动以来,累计接收到有效异常数据警报约300条,有效主动呼叫2条。通过线上关爱,结合线下走访、社区主题活动等,有效提高了该群体的幸福感。
庐阳区双岗街道高河埂社区与当地快餐店携手推出了老年助餐服务。马福友是社区居民,随着年龄增高,他和老伴腿脚不大利索,而子女们又忙于工作,难以分身照料饮食起居。马福友说,这里的饭菜不仅色香味俱佳,而且荤素搭配、营养均衡,让人吃得放心、吃得开心。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助餐点还提供刷脸支付,极大方便了老年人。
庐阳区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打造15分钟老年人助餐服务圈,建设智慧助餐服务系统,持续推进助餐服务规范化、标准化,打造“就近吃、便宜吃、安心吃、开心吃”为民服务品牌。2023年,庐阳区新增22个老年食堂和助餐点,全区现有老年食堂(助餐点)90家,实现街道、社区全覆盖。
为促进老年助餐服务高质量发展,合肥将老年助餐服务纳入地方立法,公布实施《关于加强老年助餐服务的决定》,建设老年食堂(助餐点)1116个,统筹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形成“三个一体化”多层次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此外,合肥还打造了智慧养老产业集群,积极支持中国康养集团、国药创服等一批央企及省属、市属国企在合肥布局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为老年群体提供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