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上服务贸易发展短板

谢一青

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货物和服务贸易顺差超600亿美元,处于历史同期较高水平。其中,服务贸易总额达18167.4亿元,同比增长14.7%,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继续增长。同时,旅行服务为服务贸易的第一大领域,同比增长42.2%,增速显著。

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服务贸易领域近年来发展迅速,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进程不断加快,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在推进我国高水平开放的同时,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恢复全球经济活力、增强世界经济发展韧性注入了强大动力。不过,由于行业结构发展不均衡、规则标准与国际经贸规则存在差距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准入存在限制等因素,我国服务贸易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

目前,我国仍以传统服务贸易为主导,尤其是旅行服务和运输服务占据了大头。相比之下,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仅占服务贸易总量的四成左右,低于发达经济体的普遍水平。同时,数字贸易等新兴服务贸易的占比也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另外,服务贸易在规则和标准方面与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之间还存在一些差距。例如,在数字贸易领域,CPTPP、DEPA等先进国际经贸规则不仅关注数字身份和跨境数据流通等基础议题,还深入探索个人信息保护、政府数据公开、数据创新和监管沙盒以及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规则和标准。相比之下,我国仅在自贸试验区等前沿阵地初步涉足跨境数据流动等数字贸易议题,范围较小。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我国服务贸易领域的高水平开放,有助于激发贸易新动能、促进经济增长,更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服务贸易为各国之间搭建起了共享资源、技术和知识的桥梁,成为推动经济互利共赢的重要引擎。对此,我国须通过加速服务贸易的数字化转型,积极融入和参与全球服务贸易规则和标准的顶层设计,不断优化服务贸易发展的营商环境,从而补上服务贸易发展短板。

推动传统服务贸易数字化,加快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提升服务贸易质量。旅行、运输和建筑三大传统服务贸易是我国服务贸易领域的三大支柱。面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传统服务贸易的数字化转型将促进数字技术和服务贸易紧密融合,打破传统服务贸易既有的局限和壁垒,提高服务贸易总量。此外,应积极培育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的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新兴服务贸易领域的发展,这也是提升我国服务贸易质量的关键。

深度融入和参与全球服务贸易规则和标准的顶层设计,在推进服务贸易国内标准完善的同时,向国际标准转化,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服务贸易国家级标准和规则的制定过程中,需要具备前瞻性布局,以满足服务贸易长期发展的实际需求。要特别关注金融服务、知识密集型产业和生产服务型行业,并以申请加入CPTPP和DEPA为契机,不断跟踪对标国际服务贸易标准和规则,同时在一些有条件的地区先行先试,以更好满足国际市场需求。

持续放宽服务业外资准入限制,优化服务贸易发展环境,积极吸引外商投资,以推动服务贸易持续升级。针对不同省市在服务业中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水平,可将自贸试验区作为试点,科学调整服务贸易负面清单,不断增强服务贸易领域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在数字贸易领域,可通过监管沙盒等方式,稳步提升其开放程度。对金融、文化等领域,可采取分类分级的管理策略,在保障安全前提下,实现有序开放。

2024-05-11 谢一青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94266.html 1 <p> 补上服务贸易发展短板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