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大宗商品交易面纱
作为市场经济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大宗商品交易在现代社会发挥着巨大作用。想想我们的日常生活,给汽车加油、买一部新手机、点一杯咖啡……这些消费追溯到源头都基于国际自然资源交易,而大宗商品交易商正是这些交易的“经手人”。从田间到矿山、从石油到天然气,其商业版图覆盖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触达全球各个角落。
不过,这些深刻影响了我们生活的大宗商品交易商,在大多数人眼中却是颇为神秘的存在。他们善于把信息变为优势,各种复杂的合同、隐秘的渠道共同构建起了这个不为人知的世界。带领读者探索这个世界,正是两位英国作家哈维尔·布拉斯(Javier Blas)和杰克·法尔奇(Jack Farchy)写作《交易的世界》一书的初衷。
简单来说,大宗商品交易商的业务逻辑是,在某时某地购买自然资源,然后在另一个时间和地点出售,利用时间差和供需矛盾获利。以2020年为例,当时,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经济活动大幅缩减,很多航班停飞,人们出行受阻,油价一路下跌,WTI(West Texas Intermediate)原油期货甚至一度出现卖石油还要倒贴钱的“负价格”现象。很多大宗商品交易商随即抄底,将原油储存起来等待需求恢复,从中大赚一笔。
风险和投机是了解大宗商品交易商工作性质的重要关键词。他们热衷于从风险中攫取巨额利润。为此,他们不仅在世界各地牵线搭桥做买卖,还经常跑到动荡国家和地区寻找机会,似乎所有棘手的问题对于他们而言都仅仅是“游戏”。他们都是出色的套利者,而风险往往意味着暴利。正如美国嘉吉公司(Cargill)董事会执行主席、前首席执行官戴维·麦克伦南所言:“这不是为胆小鬼准备的。嘉吉的历史就是去别人不愿去的地方,那里是机会所在。无论是危机、威胁,还是高风险,都意味着机会。”
大宗商品交易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蓬勃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交易商们利用全球贸易赚取财富,并组织航运和融资,帮助全球的买家和卖家建立联系,促进全球贸易发展。
作者在书中描绘了石油产业在20世纪中后期发生的转变,这能够帮助读者理解大宗商品交易商的兴起。20世纪七八十年代,石油产业重心发生了转移,中东油田的国有化打破了西方石油公司几十年来建立和培育的寡头垄断体系,结果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控制了大量石油资源,越来越多的石油销售摆脱了西方石油公司的束缚,这给大宗商品交易商的发展打开了机遇之门。数据显示,仅1975年到1980年,独立石油贸易公司的数量就猛增到300多家,其中马克·里奇公司于1979年成为当年美国最赚钱的十大公司之一,与通用电气和福特汽车等巨头并驾齐驱。石油市场的变化不仅重新界定了之后几十年世界获取能源的方式,也使得大宗商品交易商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不仅仅是石油,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色金属、农产品、矿石、煤炭等大宗商品先后成为大宗商品交易商竞相追逐的目标。比如,21世纪的前10年,世界知名石油贸易公司维多、金属公司嘉能可、农业贸易公司嘉吉共获得了763亿美元的净利润,这已经超过了苹果公司和可口可乐公司的同期利润。而这些公司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掀起了一轮大宗商品“超级周期”。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新兴市场的需求成为大宗商品市场的焦点。尤其是1998年至2018年,以中国、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等为代表的7大新兴市场带动全球金属消费增长92%、能源消费增长67%、食品消费增长39%,大宗商品交易进入“淘金时代”。
如今,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这也给大宗商品交易商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交易的世界》认为,信息化发展将削弱交易商的信息优势、逆全球化会压缩其生存空间、各国政府对重要资源的控制不断增强等,将给大宗商品交易带来更大变数。如何创新绘制大宗商品交易“新蓝图”,是时代留给人们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