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提升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
长江的“微笑天使”——长江江豚回来了。作为衡量水生态的重要指标,长江江豚曾一度因为长江流域生态功能退化严重而陷入极度濒危的境地。如今随着禁渔工作持续推进,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恢复向好,一些地区重现江豚三五成群、捕食嬉戏的场面。“2022年标志性物种长江江豚的种群数量达到1249头,比2017年普查时增加237头,实现历史性止跌回升;长江刀鱼溯河洄游至洞庭湖,已达到历史最远的分布水域。”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介绍。
巩固提升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是长江禁渔的最终目标。虽然全面禁渔3年多以来,长江流域鱼类资源量和生物多样性呈现恢复态势,但现在的长江只能说是“大病初愈”,持续巩固禁渔成果、加快恢复流域生态还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据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介绍,目前,长江流域水生生物的多样性水平处于“较差”等级,中华鲟仍极度濒危,白鱀豚已功能性灭绝。同时,渔业资源水平仍然比较低,禁渔后“四大家鱼”的卵苗资源量仅恢复了30.5%,总的鱼类资源量比禁渔前上升了25.6%,但是仅占历史最高资源量的36.8%。此外,当前长江拦河筑坝、航道整治、挖砂采石等人类活动仍然较多,珍稀濒危物种生存环境还没有根本好转,加之这些濒危物种生长周期长、繁殖难度大,保护形势仍不容乐观。
为加快推进生态修复、深化水生生物保护,近期印发的《关于坚定不移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加强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开展重要栖息地修复、加强资源调查监测、加强外来物种防治等举措。
唐仁健表示,要强化人工保种科研攻关,持续提升保种场人工繁育能力,争取尽快突破自然繁殖、生境修复等关键技术,扩大保种规模,提高种群质量,更好支撑物种保存和野外种群恢复。加大增殖放流力度,争取未来三到五年放流500万尾珍稀濒危物种,助力形成种群规模持续恢复的良性循环。强化重点水生生物的栖息地保护,保护好它们赖以生存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落实好重要栖息地船舶限速、限航等措施,最大限度降低人为影响。
长江流域有少数垂钓者存在使用违规钓具钓法、买卖钓获物等行为,破坏了水生生物资源,冲击了禁捕管理秩序。《意见》提出三方面举措来规范禁捕水域垂钓行为。一是要求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开展垂钓管理地方性立法,划定允许垂钓区和禁止垂钓区,明确可使用的钓具钓法,可钓鱼类种类、数量以及最小的可钓标准,满足休闲垂钓需求。二是研究建立垂钓备案制度和管理平台,进一步加大对违规垂钓的打击整治力度。更好引导休闲垂钓合法化、规范化开展。三是加强宣传引导,设立有奖举报热线,积极发挥垂钓行业协会自治管理作用,引导垂钓爱好者科学、安全、规范垂钓。
提升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还需要不断优化完善长江水生生物监测调查网络,科学开展禁渔效果评估和完整性指数评价。《意见》提出,加强水生生物资源监测能力建设,科学布局监测站位,健全监测调查网络,提高监测系统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加强生态环境大数据集成分析和综合应用,促进信息共享和高效利用。省级农业农村(渔业渔政)部门要组织开展辖区范围内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将水生生物监测调查数据及评估结果作为地方政府生态保护履职情况的考核依据。
长江十年禁渔是一项从根本上恢复长江生态环境、提升水生生物多样性的战略举措,在长江大保护中发挥着利生态、利民生、利长远的重大示范引领作用。“长江十年禁渔保护的不只是鱼,也保护和传承了长江文化,更是为了‘年年有余’,支撑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郭兰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