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经开区引导集聚优势产业
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研发中心及产业化项目签约、先进装备用关键组件部装中心签约、“秦创原”未来产业创新聚集区开园……新春伊始,一系列创新型产业项目接连“落子”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
作为陕西省首个工业产值超千亿元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曾以制造业规模在西北地区一枝独秀的西安经开区,近年来聚力产业创新聚集区建设,以政策链靶定服务链,以服务链深嵌产业链和创新链,园区现代产业生态“浓度”愈加饱满而丰富。西安经开区在2023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排名第23位,2023年全年生产总值超千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
强链聚群
902台焊接机器人同时工作完成白车身焊接组装与四门两盖的装配调整,16台总拼机器人同时开展下探式焊接和自动换电极帽等工序……走进吉利汽车西安制造基地生产车间,一只只机械手臂在冲压、焊装、拼装、涂装等工艺生产线上挥舞着,工人与机器人协同配合,精准衔接。
一分钟就能下线一辆新车;投产两年多来,项目累计实现总产值超568亿元。吉利汽车西安制造基地给西安经开区带来的不仅是现代制造业的效率和产能,还有联动式“链主”效应。作为23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群的链主企业,西安吉利的“龙头”优势正外溢为链群的整体势能。
近年来,西安经开区围绕汽车全产业链发展需要,以陕汽、西安吉利整车制造及康明斯发动机、德仕零部件、中集专用车等汽车零部件制造龙头企业做牵引,30余家核心零部件骨干企业和上百家产业链配套企业协同发力,聚焦电机、电控和智联、智驾等领域,实施技术攻关,不断提高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竞争力。
“只有深化跨领域、跨环节协同发展,产业才能量质齐升。我们在汽车、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领域,重点围绕链式发展、创新研发开展重点支持,旨在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西安经开区科技创新与新经济发展局局长郭哲文说,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当地出台了36条精准扶持政策,提出重点支持工业和技改投资,区内工业企业间加工协作、工业品配套,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等政策;此外,还配套设立100亿元产业发展基金,引进陕投国有资本投资、西安市创新投资、西安综合改革试验3只百亿元基金,为企业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自主研发水平提供强力支持。
既用内功,兼借外力。近年来,西安经开区走进上海、武汉、浙江等地,与春风动力、零跑汽车、法雷奥集团等具备自研自造能力的科技型企业对接;同时,主动出击,走进德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市场,与日立公司、大赛璐公司等高端制造企业沟通交流,引导产业链关联外资企业入区设立生产基地、区域总部、研发中心,为产业集群提质增效提供新动能。据统计,2023年西安经开区外商直接投资达25068万美元,较上年增加35%;全年引进产业链项目178个,总投资1649亿元。
被紧密镶嵌在产业链上的内外资企业正持续锻造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长板”,企业创新活跃度显著提升。中车永济电机公司自主研制的高频辅助电源系统,可使西安地铁8号线每列地铁列车一年节约用电量10万千瓦时左右;中车永电捷力风能有限公司研制的10MW海上紧凑型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及其国内最大功率半直驱实验平台,填补了国内空白;西安吉利将SEA浩瀚架构技术授权给波兰电动汽车制造商EMP,实现向汽车工业发达国家反向输出技术和产品。
升级智造
装配、校准、模拟现场作业环境测试……完成一道道工序后,西安安森智能有限公司的员工们将合格的智控阀装箱打包发往全国各地。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西安安森智能在2年多的时间里,已在长庆油田、西南油田等国家重点大型采气厂部署了超1万口气井接入智能气井控制系统,平均每年为国家增产12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我们的ACJK-3智能气井控制系统,已经不是简单采集数据,而是通过在测量单井产量、油压等系列数据基础上,加入钻井特征、试气数据、投产数据和井筒工艺等维度建立起来的多维矩阵模型。通过规模数据模型的边缘运算分析,最终实现‘无人自动驾驶’的气井智慧化管理。”西安安森智能有限公司总经理杜方颖说,随着安森智能行业优势的持续扩大,企业也从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开始向行业“领军企业”迈进。
培育高科技、高成长、高价值的中小企业矩阵,是西安经开区谋求可持续高质增量的突破口。按照“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西安经开区精心引导企业升规晋级。在激励奖补方面,根据企业工业产值增长比例给予30万元到60万元不等的动态资金支持;在提升服务效能方面,创新推出“标准地+承诺制”“容缺+承诺+并联”和157项政务服务周末“不打烊”等改革举措;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定期举办“企业接待日”活动,向企业精准送政策、送服务,主动将专业化服务嵌入企业成长全过程。
园区提供“阳光雨露”,企业负责“茁壮成长”。目前,西安经开区已集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7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303家、高新技术企业906家、瞪羚企业62家。在第三批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升级特色载体终期绩效评价中,西安经开区获评优秀。
做强引擎
热处理、校平、切割、表面处理、无损检测……西安天力金属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厂房里,一张张钛/钢、锆/钢双层金属复合板在严谨的工序操作下完成最终检测,即将打包发货。公司总经理樊科社告诉记者:“在西北有色院‘科研—中试—产业’三位一体模式及西安经开区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支持下,我们不断突破爆炸复合的技术难题,实现了我国装备制造企业和关键领域对爆炸复合材料的进口替代及其国产化。”
新材料产业是西安经开区超前布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板块。早在20年前,西安经开区就依托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的研发优势,投新投早,培新育强。目前区内的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实现单根万米级铌钛超导线材的量产和批量应用;西安天力金属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国内在运行核电项目用钛钢复合材料、卫星用钛—不锈钢过渡功能连接材料等关键材料领域的唯一批量化供应商;西安赛隆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国际上率先实现难熔金属粉末的生产和金属钽植入物电子束3D打印……截至2023年,西安经开区60余家新材料企业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就有38家,新材料产业年工业产值超180亿元,同比增长14.5%。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从政府到企业、高校到科研院所,汇聚一切先进要素形成合力,共同为生产力跃迁提供强大合力。”西安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杨剑表示,西安经开区联合省科技厅正在携手建设未来产业(新材料)创新聚集区,下一步,将围绕金属材料、超导及量子材料、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材料基因工程五大领域,布局重大科技项目、中试项目及成果转化项目,以“新材料陕西实验室+孵化器+产业园区+专项基金+省市区支持政策”的新材料未来产业创新体系,构建“源头创新—技术转化—产业化—产业集群”的新材料未来产业孵育生态。
“我们将通过打造高能级领军企业群体、高韧性科技创新集群、高水平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浓度现代产业生态的产业创新区,持续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突破。”西安经开区管委会主任贾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