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优化跨境税收服务
近期,不少地区的税务部门探索发挥多元主体协同作用,相继推出一系列举措,旨在更好满足企业在跨境运营中的涉税诉求。如何推进我国跨境税收服务持续优化升级,值得分析。
跨境经营涉及税收,各国税收制度和征管办法不同,经营主体经常面对复杂的涉税事项和问题,对跨境税收服务产生了广泛需求。跨境税收服务既包括宏观层面的税收政策、税收协定、管理规定及服务举措,也包括微观层面的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方式等。跨境税收服务可以为跨境经营企业提供便捷的信息,消除跨境投资和贸易障碍,推动国际经贸合作。
近年来,为帮助经营主体“走出去”“引进来”,税务部门加大工作力度,实施了一系列深化跨境经营税收法律服务措施。2023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依托“税路通”跨境服务品牌,高质量落实税费优惠政策,持续推进跨境涉税疑难问题的解决,更新发布《稳外贸稳外资税收政策指引》,进一步提升跨境纳税人缴费人满意度和获得感。当然也要看到,目前我国在跨境税收服务方面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国际税收征管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拓展,跨境税收服务的针对性、交互性、可及性不强,与纳税人的个性化诉求和期盼还存在差距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投资中国”品牌,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国际税收工作肩负着促进国际经济合作、维护国家税收权益的使命。因此,要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以“税路通”品牌建设为契机,聚焦跨境纳税人缴费人所思所盼,持续在智能化、规范化、精准化等方面发力,不断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税收营商环境。
加快建设税收多边合作平台,建立健全互惠互利的国际税收合作体系。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要充分利用好“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进一步深化“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将合作机制打造成务实、高效的合作平台,构建更加紧密的区域合作关系,不断推动沿线国家税收营商环境的改善和优化,降低跨境经营的不确定性,提升跨境投资者信心。具体可考虑在税款追缴、文书送达、区域性税收协定范本制定、“一带一路”税收争议解决机制创新等方面率先开展小范围先行先试,待条件成熟时再逐步推广,加强相关国家税收政策与征管的协调对接。
深度融合企业服务需求和税务服务举措,打造优质便捷的国际税收服务体系,为“走出去”“引进来”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和更加精准的政策指引,营造优质高效的税收营商环境。以智慧税务建设为发力点,加快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改造,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提高国际税收管理智能化水平,对“走出去”“引进来”企业扩大线上办税范围,丰富线上办税渠道,实现智能预填预审,逐步推动自动生成导入,探索实行区域跨境涉税数据共享,降低办税成本。
根据跨境税收风险特点,构建严密规范的国际税收征管体系,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维护国家税收安全。针对常见跨境税收风险探索建立评估体系,对高风险、低遵从企业的避税行为进行画像,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精准识别跨境税收风险。针对部分复杂跨境税收风险,建立国际税收部门的联动机制,组织多层级业务骨干组建专业项目团队,开展集成分析、联合应对、案例交流,提高跨境税收风险管理的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严格防控国际税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