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加快科技创新突破、竞逐发展新赛道、提升生产要素组合效率……安徽省芜湖市正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新新”向荣。
提升科技创新力
走进位于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的“无人驾驶先行区”,10多辆无人驾驶车辆列阵上路,实现自主换道、自主避让、自主等停,让体验者直呼“尝了鲜”。
随着以酷哇科技、大卓智能、灵动科技、京东物流等企业为代表的一批无人驾驶场景应用项目落地,无人驾驶技术在芜湖驶入“快车道”。当前,芜湖将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作为首位产业,大力培育企业创新主体,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目前,芜湖市已创建无人驾驶技术研发创新平台15个,企业拥有无人驾驶相关专利233项。
一片绿叶可以折射大地的生机。芜湖用自己的实践再次说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举措。2023年,芜湖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提高至3.76%,位居长三角第6位;城市创新能力跃居全国第27位,较2022年提升5位。此外,芜湖市还获批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科创中国”试点城市等“国字号”创新招牌。
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芜湖把引产业、引技术、引资本、引人才作为一个整体加以推进,持续推进“四链”融合。
数字经济产业园布局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智慧城市与数字创意等未来产业;梦溪科创走廊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凤鸣研创中心推进智能家电、新型显示、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升级……2024年新春伊始,16个创新园区在芜湖加快布局建设,预计年内将建成10个以上创新园区。
用好创新园区这棵“梧桐树”,芜湖以创新链服务产业链、以产业链集聚人才链。截至目前,全市组建省级以上研发创新平台超500家;其中,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业设计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国家研发创新平台47家。力争今年新招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100个、大学生10万人以上。
今后,芜湖市将继续搭建创新平台,打造集聚创新人才、培育科创企业、孵化未来产业的创新高地。
增强发展新动能
挂载水带、垂直升降、喷射水柱……在刚刚落幕的2024新加坡国际航空展览会上,由芜湖联合飞机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TD550应急救援无人直升机展现了科技实力。此次展会上,芜湖有联合飞机、亚务航空和芜湖愿景通航3家航企受邀参展或参观,向全球嘉宾展示了低空经济的芜湖力量。
近年来,芜湖大力发展低空经济,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通航产业基地和区域服务中心。在位于湾沚区的芜湖航空产业园内,集聚了研发、制造、运营、维修等航空产业链上的200家企业,形成上下游配套的产业聚集,让“不出园区便可生产一架国产通用飞机”成为现实。
以低空经济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成为芜湖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当前,芜湖坚持“产业+科创”,聚焦10大新兴产业25个优势细分领域,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2023年,芜湖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47.5%,位居安徽省第二;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9.1%,高于安徽省平均14.3个百分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分别突破2000家、300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88家,均居安徽省第二。
增强发展新动能,还要创造和应用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打造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硬科技”。
智能“专家”24小时在线“紧盯”设备运行状况、机器人质检员严格检测产品质量……在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工厂,传统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正在被网络协同、智能生产所替代。借助大数据、物联网、数字孪生等技术,企业“工业大脑”的感知、记忆、认知、决策能力不断提高,变得越来越“聪明”。
近年来,芜湖“把脉问诊”全市企业信息化水平及其发展需求,引导企业实施以工业互联网、绿色制造、设备更新等为重点的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截至目前,全市拥有各类工业互联网平台31个,培育海螺“云工”、海行云“HiGOPlat”2个省级双跨平台;市级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上线运营,注册企业超千家。
加速建立新型生产关系
发展新质生产力,还要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在安徽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小微企业得益于动产(供应链票据)质押融资业务模式,可通过“供应链票据”和“国有担保公司担保”的结合,分享核心企业的优质信用,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该模式入选国务院第七批复制推广改革试点经验。
这是芜湖探索制度创新、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缩影。芜湖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成国企改革3年行动,推出“1%工作法”、畅聊早餐会、惠企政策网上超市、定期召开企业家恳谈会制度等为企服务举措,超32亿元涉企政策资金即申即享、免申即享,持续创优一流营商环境。
发展新质生产力,也离不开新型要素的加持赋能。
在芜湖一体化智算中心项目建设现场,15层综合楼拔地而起。作为“东数西算”国家示范项目,该中心包含全国产芯片及服务器和操作系统,以及AI多应用平台,能容纳1240个标准机柜,建成后具备160P高性能算力。
数字经济赋能千行百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红利与增量。作为“东数西算”长三角枢纽2大集群之一、中部6省领先的数据集群、联通东西部枢纽的重要通道,芜湖市全力打造全国算力中心城市和智算中心,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算力等产业,推动现有业态和数字业态跨界融合。
芜湖还不断提升融通层级和对外开放能力。目前,芜湖拥有国家一类对外开放港口芜湖港,率先在全省开通集装箱万吨级外贸直航近洋航线;芜宣机场年度客流量突破百万,升级建设4E级中型机场、货运枢纽机场。2023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增长35%。
当下,芜湖向“新”而行,高质量发展的故事正在不断延续。
(数据来源:中共芜湖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