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引领做强重点产业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在新发展阶段,深入推进质量和标准化工作,是塑造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推动重点产业链迈上新台阶的关键之举。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作为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产业链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和民生福祉,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关键着力点。当前,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国家标准体系,也需要树立提高发展质量效益的鲜明导向,以此做优做强实体经济,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此背景下,推动中国制造实现跨越式发展,有必要紧抓重点产业链这个关键环节,在标准引领下,强化质量支撑,形成具有更高附加值、更强创新力、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为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筑牢根基。
2023年以来,我国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领域的重点产业链建设上取得重要进展,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等走俏海外,成为外贸出口的新增长极。不过,我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的整体质量和效益水平仍较低,标准与技术创新结合不充分的问题依旧存在,自主品牌的世界知名度和影响力仍显不足,产业基础需要进一步夯实。对此,必须围绕质量和标准两大抓手,精准施策。
推动标准和科技创新融合发展。产业基础能力关系着重点产业链发展,围绕基础性零部件、元器件、工艺、材料等瓶颈和短板,应深入开展基础通用标准研制应用,通过标准化助力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攻关,增强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在政府引导下,鼓励企业及时将先进适用科技成果融入标准,协同推进技术研发、标准研制和产业发展。
强化重点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引导链主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共建重点产业链质量管理系统及平台,借助云计算、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通上下游企业间的质量信息传递渠道,推进质量数据自动采集、集中管理、交换共享,实现重点产业链质量协同管控和追溯管理水平提升。支持链主企业牵头组建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联合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协同开展产业链供应链质量共性技术攻关,推进质量设计、试验检测、可靠性工程等先进质量技术的研发应用。
打造具有引领力的质量卓越产业集群。坚持重点产业链与产业生态圈融通同向发力,加速建圈强链、聚链成群,加快推进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国家质量标准实验室等创新载体的培育和建设,充分发挥集群协同创新、人才汇聚的优势,实现降本增效。建立健全集群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机制,精准布局全链条配套产业和企业,打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创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