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形成消费和投资良性循环

郭春丽

激发有潜能的消费,要适应消费升级趋势,培育壮大新型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增长点,提升新能源汽车等大宗消费;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深入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释放消费洼地的消费潜力和空间;发挥新技术新场景对新型消费的引领作用,新理念对绿色消费、国货消费的带动作用。

当前我国着力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实现投资和消费两者良性互动的潜力和空间很大。

首先,我国消费已由生存型向发展型、品质型转变,但供给领域还存在中低端过剩、中高端不足问题,这对投资提出了新要求。

其次,改变发展不平衡格局需要投资加力。我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需要投资加力补短板,通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推进新型城镇化、乡村全面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激发更多消费。

最后,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投资加力。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化演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可以推动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为持续释放消费需求、实现投资消费在更高水平上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创造条件。

挖掘有潜能的消费可以从5个方面把握。

一是在消费升级中把握消费潜能。我国的恩格尔系数还有下降空间,释放出的消费能力将由文教康乐等服务消费来填补。就商品消费而言,升级类商品销售增势良好。2023年,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13.3%、11.2%,远大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的整体增速。

二是从社会结构变化中寻找消费潜能。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5.8亿人,到2035年将达到7亿人左右。中等收入群体构成了我国中高端商品和服务的消费主体,质量更优、性能更佳、内容更丰富的消费需求增长更快,潜力很大。

三是从城乡区域消费梯次升级中释放消费潜能。2012年6月以来,农村社零额增速快于城市1个百分点至3个百分点,疫情冲击后部分月份有所改变,但是长期趋势没有变,2023年农村社零额增长速度比城镇快0.9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社零额增速大多快于东部地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背后,消费梯次升级蕴藏新空间新潜能。

四是从新技术新模式中挖掘消费潜能。当前,科技产品、数字技术不断催生新的消费热点,消费体验新场景新模式不断涌现,电子商务、直播经济、在线文娱、即时零售、智慧商店等新零售业态,智能化沉浸式的服务体验,都将激发新的消费需求。

五是从消费理念变化中激发消费潜能。绿色消费理念、国货消费理念方兴未艾,绿色产品广受欢迎,新能源汽车就是典型代表。国货“潮品”不断涌现,各领域老字号备受青睐。

激发有潜能的消费,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适应消费升级趋势,培育壮大新型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家电等大宗消费;二要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就业带动能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三要深入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释放消费洼地的潜力;四要发挥新技术新场景对新型消费的引领作用,新理念对绿色消费、国货消费的带动作用。同时,调动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两个积极性,合理增加公共消费,发挥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形成政府和社会共同推动投资与消费良性循环的合力。持续优化投资环境和消费环境,为投资消费良性循环提供重要保障。

下一步,要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着力扩大有效益的投资,要关注重点产品、重点行业。加大对消费需求新变化和消费升级新趋势领域的投资,加大对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和新兴产业领域的投资。要聚焦薄弱环节、薄弱区域。加快补齐交通、能源、水利、生态环保和社会民生等基础设施短板,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基础设施、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建设,加大对乡村、中西部地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投资。要瞄准新赛道、新领域,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大对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变革、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投资。

(作者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2024-02-02 郭春丽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89008.html 1 <p> 形成消费和投资良性循环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