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樊篱才能共同发展
日前,欧盟委员会公布了旨在加强欧盟经济安全的一揽子计划。该计划提出5项措施,如加强对外国直接投资监管、协调成员国出口管制、加强军民两用物项出口监管、提高研究安全性以及控制敏感技术外流。当今世界多重挑战和危机交织叠加,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地缘政治冲突愈演愈烈,意图加强一国或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安全无可非议。但是,如果仅仅是出于狭隘的“去风险”政治目的,迎合汹涌的极右民粹浪潮而推行单边保护主义,其结果只能是损人不利己,无益于相互合作共同发展。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解释计划草案时说,面对“深刻的地缘政治动荡和快速的技术转变”,欧盟必须降低贸易和投资的安全风险。该计划提出了一种全面的方法,以加强欧盟的政策工具箱,用以减轻相关安全风险。
欧盟有关加强经济安全的计划已经上升到战略层面,是一项较为全面的系统性工程。具体表现为:
一是试图统一规则。欧委会希望为所有成员国制定一套共同的最低监管标准,目的是在整个欧盟建立一个联合体系。即要求成员国建立并扩大现有外国投资审查机制,包括由外国实体直接或间接控制的可能影响公共秩序和安全的投资。同时,还要加强成员国之间的信息共享,改善各成员国相互通报相关投资的机制。这意味着,即使一个成员国批准了特定的外国直接投资,另一个成员国也能够通过欧盟的协调机制对其进行审查。
二是扩大敏感技术投资范围。所谓敏感技术,包括交通、能源和通信网络,以及与经济安全相关的其他技术、材料和研究项目。计划同时要求欧盟成员国检查欧洲公司的海外投资,以防敏感技术的转让。有分析认为,欧盟今后将收紧对太阳能和风能技术、电动汽车以及非欧盟投资的半导体等领域的外来投资,将对中国在这些行业的投资产生重大影响。
三是建立新平台。欧盟计划建立一个新的平台,用以支持关键和新兴的战略技术,以提高欧盟的竞争力和供应链安全。欧盟将鼓励吸引更多投资来确保欧盟在关键技术方面的领导地位,特别是涉及量子计算、半导体、人工智能、6G、生物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等。欧盟成员国将对优先技术进行集体评估,并确定相关的保护和促进措施。
显然,欧盟试图通过关紧门户和提高门槛来保护区域市场,排斥外来竞争。一个传统上推崇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的欧洲,如何变得越来越不自信,一步步迈向僵化的保护主义?其原因也许是逆全球化风潮渐起,欧盟的立场态度跟随美国而转变,看待和处理问题的角度也发生了变化。甚至连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在世界经济论坛上也提出警告,欧盟国家不应在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中只强调“安全”而忽略“效率”。
欧盟近年来一直酝酿强化外资监管,一些成员国在否决中国企业在欧洲的投资和并购计划时特别“积极”,其背后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事实上,中欧经济高度互补、产供链紧密结合。中国商会和商业咨询公司罗兰贝格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公司中有73%表示,他们的运营受到“去风险”政策的负面影响。尽管如此,仍有83%的受访企业希望扩大在欧洲的业务。欧洲商界则普遍担心,“去风险”会损害他们在中国市场的利益,希望欧盟的政策制定者能听取商界的呼声,而不是美国的游说。
从目前情况看,欧盟的“去风险”战略已经对中欧关系产生了阻碍。欧盟片面强调加强经济安全,问题是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平衡经济与安全?特别是在保护主义盛行的今天,欧洲必须思考如何坚定其全球化和自由经济领导者的定位,从而发挥重要作用。中国高度重视与欧盟的关系。中欧之间需要不断通过对话和交流来促进合作、减少分歧。中欧双方应共同遵守自由贸易、公平竞争、开放合作等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遵守世贸组织规则,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全球化投资和贸易环境。
只有打破樊篱,中欧才能获得更大更好的共同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