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氛围感

徐 达

岁末年初,岂能少了仪式感?在飘雪的宫殿、园林里披上大氅踏雪寻梅,吟诵诗词名句;在天寒地冻中生一炉旺腾腾的炭火,三五友人围炉煮茶,共贺新岁……哪种方式能把氛围感拉满?

不知何时起,我们喜欢在做一件事情时,营造出沉浸式的情境,比如写作前要布置桌面沏盏清茶,进影院要抱桶爆米花拍张小清新的照片,逛古典园林要穿上马面裙、化上精致的国风妆容。在社交平台上,这些复古的场景、独特的角度、闲雅的气氛,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氛围感。在小红书上可以看到超过2000万篇相关笔记,包括氛围感妆容、氛围感拍照、氛围感好物、氛围感角落布置等内容,似乎万事万物皆可有氛围感。

何为氛围感?从中华传统文化的角度理解,氛围感是一种捕捉“须臾之物”的意境。中国古代美学思想认为,审美活动的过程,是创构意象的过程。主体瞬间猝然与景相遇,思绪万千,情景交融,创构而成物我浑然为一的审美意象。而今,大众理解和接受的氛围感,大体是一种舒适且令人满足的感觉或环境氛围,包含温暖、惬意、怀旧等元素。就像一些网络博主总结的公式:夜晚+初雪=冬日氛围感;慵懒的卷发、暖色调的光影,加上雪花喷雾和大光圈相机,咔嚓一下,就得到了一张充满冬日氛围感的照片。

近年来,氛围感更成为撬动消费增长的一个新支点。消费者追求沉浸立体的氛围体验,商家脑洞大开搭建各种消费情境,在供给侧与需求侧合力推动之下,“氛围感经济”正不断解锁出各类新消费场景。从围炉煮茶、露营徒步,到“村超”“村咖”等活动的火爆,一度成为新的消费风潮。

“氛围感经济”走红不是偶然。当前,我国人均GDP超过1.2万美元,正处于居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时期,新型文化消费正在兴起。“文化不是凝固的雕塑,而是流动的活水,水往哪个方向流,与现实的需要和社会制度密不可分。”正如当代学者何中华所言,大众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尤其是新生代消费者更加在意自我、关注内心世界,其消费行为呈现出互动性、个性化、圈层化等特征。千金难买心头好,“氛围感经济”背后是当代人对“情绪价值”的需求。从感受室内情境的温馨治愈,到体验露营地“以天为盖地为庐”的松弛,人们不仅消费了产品或场景本身,也消费了其带来的情调和意境,享受了稀缺的情绪价值。

“氛围感经济”的兴起,也让偶然产生的场景和情境,成为可复刻、可定制的“商品”。以围炉煮茶为例,无论在北国还是江南,一张方桌、一个炭炉、一把陶壶,微火慢煮,茶香扑鼻,果品香甜……三五知己,围炉而坐,消费者既满足了社交需求,彰显了消费品位与文化格调,还获得了“时尚”标签。

有人说“风口易变”,但透过热点发现和捕捉当代消费者的心理与需求,从而进行供给侧的调适,是市场应有的姿态。面向未来,年轻的消费群体对丰富人生体验怀有强烈的期待,并将催生越来越多的新兴消费品类和业态。各地不妨以线上线下融合的新业态、新模式为突破口,搭建更多文化消费新场景,开发更多富有创意性、体验性的文化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当“氛围感”成为自媒体与营销圈的流量密码,原本自在自得的个体情绪体验,可能演变成人云亦云的“流水线作业”,刻意的营造失却了本真之趣。对消费者而言,重要的是明白自己真正需要什么,若只是跟风打卡,难免陷入消费误区;心心念念的诗和远方,也可能是被摆拍和滤镜加持了的“假象”。

明清之际文人徐沁有言:“当烟云灭没,泉石幽深,随所寓而发之,悠然会心,俱成天趣。”氛围感可能存在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自然场景,也可能源于商业环境、消费行为等带来的沉浸式体验。无论怎样的消费形态和场景体验,只要我们从中获得了悠然的快乐、会心的温暖,就是有价值的,也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新诠释。

2024-01-07 徐 达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87587.html 1 <p> 解锁氛围感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