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市场活力 建设电影强国
中国国家电影专资办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24日,电影市场票房已达约532亿元,远超2022年全年的300.67亿元。根据目前待映影片量级和预售预估,年度总票房有望突破550亿元。这表明2023年的中国电影市场已明显回暖,将回归到持续发展、稳中向上、长期向好的正常轨道。
如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仅停留在物质上,更反映在精神需求方面,对优质文化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文化创新成为点亮美好生活的一盏明灯。近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关于加快电影院建设 促进电影市场繁荣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支持电影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陆续出台,对电影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电影年产量由改革开放初期的不足50部增长到近年来的1000部左右,居世界前三位。我国成为仅次于北美地区的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中国电影在世界电影舞台上的分量逐步增加。
但也应看到,我国电影产业发展还存在诸多不足,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有人才缺大师、有作品缺精品等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影视龙头企业不足,专精特新的优秀中小微电影企业还不多。我国电影占全球电影市场的份额还不够高,缺乏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优秀影片。电影发展生态还需要净化和涵养,一些“大明星+大制作+高投入”并没有带来与之相匹配的高质量,优质影片供给不足。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发展中逐步加以解决。
差异化、精细化、市场化经营是推动解决诸多问题、进一步激发电影市场活力的重要路径,有利于满足观众日益多样化的观影需求。提高影院上座率,从而提高院线和影院的收益;提高非黄金档期的电影票房收入,进一步拓宽电影市场。下一阶段,中国电影必须抓住“差异化、精细化、市场化”3个关键词,加快完善电影产业体系和电影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我国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
鼓励差异化营销策略,发挥比较竞争优势。在日趋激烈的电影市场竞争中,找准自己的特有属性,因地制宜、因店制宜、因人制宜,建立比较竞争优势,是院线等电影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路径。鼓励院线优化排片策略,根据影片的类型、品质、受众群体等因素进行合理排片,提高非黄金时段、非黄金日期影片的上座率。提供多元内容,针对不同观众群体提供不同类型的影片,如大片的衍生品、文艺片、纪录片以及优秀的儿童片等,提高影片的知名度和吸引力。鼓励影院实行差异化定价,满足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
提高精细化发展水平,精准把握市场趋势。加强对电影市场的监测和分析,及时了解市场动态。鼓励和支持独立制片,为中小成本影片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加强电影行业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整个电影行业的素质和水平。培养专业的电影营销团队,制定更有效的营销策略。片方、平台和院线可根据影片特点,制定精细化、定制化的组合上映策略,有效控制成本,最大限度挖掘市场潜力。
增强市场化运营能力,激发电影市场活力。运用市场之手有效配置电影资源,用更多类型丰富的优质影片将观众“请”进电影院,让观众找到喜爱的影片。鼓励院线加强与制片方合作,争取到更多优质的影片资源。加强线上线下的宣传推广,提高影片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强化AR/VR等高新技术设备内容产出,提高影院服务质量,包括环境、设施、服务等,提升观众的观影体验。合理分配资源,根据影院的特点和观众的需求,开展市场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