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特别报道
放大+  缩小-   默认o

国际十大经济新闻

(按时间顺序排列)

图① 中哈合作的哈萨克斯坦札纳塔斯100兆瓦风电项目。(新华社发)

图② 位于瑞士日内瓦的瑞士信贷银行大楼。新华社记者 连 漪摄

图③ 3月13日,客户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市硅谷银行总部外排队等候办理业务。(新华社发)

7月6日,交易员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交易大厅工作。

(新华社发)

美联储激进加息

2023年,美联储基本延续前一年的激进加息政策,全年共召开了8次货币政策会议,其中在1月份、3月份、5月份和7月份的会议上加息4次,每次加息25个基点,美国联邦基金利率达到5.25%至5.5%,是22年来的最高水平。

美联储激进加息持续扰动世界经济。第一,导致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飙升,汽车贷款、信用卡借贷和多种形式的商业贷款成本上升,抬高了美国居民的生活成本,并对美国中小银行从资产端和负债端产生严重挤压,导致金融风险;第二,产生强烈的溢出效应,推动美元走强,促使国际资本从新兴市场大规模流向美国以追逐更高回报,不断压缩其他经济体的货币政策空间,迫使许多国家不得不在跨境资本流动、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之间作出更加艰难的选择;第三,推升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偿债成本,导致一些经济体货币走软,经济增长前景更加黯淡,加剧全球金融市场动荡,阻碍世界经济复苏进程。

在12月份的货币政策会议上,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5.25%至5.5%之间不变。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会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目前联邦基金利率“或已接近本轮紧缩周期的峰值”,与会美联储官员普遍认为,“进一步加息不太可能是合适的”,但也不想排除这种可能性。

分析人士认为,美联储要控制货币政策合理转向并不容易。一方面,美联储仍面临抗通胀“最后一公里”难题;另一方面,还要保证货币政策的灵活性,避免矫枉过正。政策转向过程中,或许还会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冲击,给世界经济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美国硅谷银行倒闭

当地时间3月9日,美国硅谷银行突然宣布,出售其所有210亿美元的可销售证券,并将因此遭受18亿美元的亏损,它还计划通过出售普通股和优先股募资22.5亿美元,从而避免流动性危机。这一消息迅速引发市场恐慌,投资者对银行业的资本水平和存款用途感到不安,担忧“雷曼危机”重现,纷纷取回存款。

3月10日,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发布声明表示,美国加州金融保护和创新部当日宣布关闭美国硅谷银行,并任命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为破产管理人,指定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为接管方。

3月12日,美国财政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和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发表联合声明,宣布采取行动确保硅谷银行等存款机构储户的资金安全。声明称,从3月13日起,硅谷银行储户将可以使用所有资金。与硅谷银行解决问题有关的任何损失都不由纳税人承担。美联储还启动了一项新的紧急银行定期融资计划,向符合条件的存款机构提供额外资金。

硅谷银行倒闭,主要是因为美联储加息导致其主要客户——科技初创公司的盈利能力和估值显著下滑,融资成本升高,贷款偿还能力降低,增加了硅谷银行的坏账率。储户对该银行逐渐失去信心,集体撤资,造成其流动性危机。

硅谷银行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二大倒闭银行,这也是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美国最大的银行破产事件。事件引发的恐慌情绪在全球市场快速蔓延,导致资本市场大幅震荡。美国签名银行、美国第一共和银行也相继宣布破产。美国银行业的冲击波传导至欧洲,导致本就存在经营问题的瑞士信贷银行破产倒闭,最终被瑞银集团收购。

沙特伊朗恢复外交关系

为响应中国支持沙特阿拉伯王国同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的积极倡议,3月6日至10日,沙特国务大臣兼国家安全顾问艾班和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沙姆哈尼分别率两国代表团在北京举行对话。

中沙伊三方达成协议,并在会谈后发表联合声明。沙伊双方表示愿意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通过对话和外交方式解决双方分歧,尊重各国主权,不干涉别国内政。沙伊同意恢复外交关系,开展各领域合作。三方愿尽一切努力,加强国际地区和平与安全。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东局势动荡是影响地区乃至全球安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沙伊北京对话取得重要成果,是有力践行“全球安全倡议”的一次成功实践,为地区国家通过对话协商化解矛盾分歧、实现睦邻友好树立了典范,不仅使两国受益,也对相关各方产生积极辐射效应,为中东地区局势注入新的稳定性,为稳定全球能源市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等带来积极影响。

中国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方表示,沙伊北京对话取得重要成果,宣布恢复两国外交关系,是对话的胜利、和平的胜利,为当前动荡不安的世界提供了重大利好消息,传递了明确信号。一是,这个世界并不只有乌克兰问题,还有很多事关和平、涉及民生的问题,不仅需要国际社会予以关注,还需要当事方及时妥善处理。二是,无论问题多复杂,矛盾多尖锐,只要本着相互尊重的精神进行平等对话,就一定能够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三是,中东是中东人民的中东,中东地区的命运应该掌握在中东各国人民手中。相信中东各国将进一步弘扬独立自主精神,加强团结协作,携手建设更加和平、稳定、繁荣的中东。

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伴随全球疫情总体下降、公共卫生系统承压减轻,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迎来重要转折。世界卫生组织5月5日正式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解除2020年1月30日拉响的最高级别警报。

过去3年多,全球经历了由阿尔法、德尔塔、奥密克戎等变异毒株引发的多轮疫情高峰。世卫组织数据显示,全球累计报告确诊病例逾7.6亿,死亡病例超690万。同时,疫情造成了大萧条以来最大的世界经济衰退,全球人类发展指数连续两年出现下降。在应对来势汹汹的挑战过程中,世界各国不断加强合作、守望相助。以“一带一路”合作为代表的多边合作机制,展现出强大韧性和充沛活力,为参与各国抗疫情、稳经济、保民生作出积极贡献。

步入后疫情时代,人类社会仍面临着新旧交织、日益严峻的挑战,需要比以往更加团结。世卫组织强调,解除最高级别警报并不意味着新冠疫情不再是全球健康威胁。加强公共卫生合作应成为各国合作重点。中国积极推动打造的“健康丝绸之路”正发挥出示范作用,已与1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卫生合作协议,通过派遣医疗队、帮助培养人才、防控传染病等实际行动,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推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艰难起步的全球经济复苏仍一波三折。跨国人员往来恢复缓慢等疫情“后遗症”有待进一步改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指出,当前全球经济增速持续下降,面临多重风险挑战;所有国家都应致力于限制地缘经济碎片化,努力恢复对基于规则的多边框架的信任,以此才能促进全球共同繁荣。

中国与中亚深化合作成果全面落地

5月18日至19日,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五国总统应邀与会。

峰会期间,中国同中亚五国达成了包括《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中国—中亚峰会成果清单》等在内的7份双多边文件,签署了100余份各领域合作协议,成果之丰、内容之实、影响之大前所未有。

峰会为深化中国—中亚关系提供了新动力,推动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在地区多边和双边层面全面落地;为扩大各领域交流合作搭建了新平台,各方商定正式建立中国—中亚元首会晤机制,各方已正式建立外交、经贸、海关等部长级会晤机制,设立实业家委员会、智库论坛、健康产业联盟等平台,商定加快成立产业与投资、交通、农业、应急管理、教育、政党等领域会晤和对话机制;为深化互利共赢开辟了新前景,中方在峰会上宣布了一系列重大合作倡议,包括扩大双方经贸合作,升级双边投资协定,全面提升跨境运输过货量,支持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推进中吉乌铁路项目,建立中国—中亚能源发展伙伴关系,推进在中亚建设鲁班工坊、传统医学中心,加快互设文化中心,推动开行面向中亚的人文旅游专列等;为维护国际公平正义贡献新力量,中国同中亚国家一致同意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定捍卫多边主义,抵制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发展中国家团结自强树立了新典范。

作为和平正义力量的代表,中国和中亚国家相互理解,携手前行,必将为纷繁复杂、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更多正能量和稳定因素。

2023-12-29

(按时间顺序排列)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86984.html 1 <p> 国际十大经济新闻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