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优化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

陆小成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平急两用”基础设施在平时、应急两种情景下均能发挥作用,用于防范和应对重大灾害风险。疫情以及多地发生的洪灾等重大公共安全事件,暴露出卫生防疫、防洪救灾等领域设施建设的突出短板,存在供需错配、发展滞后等难题。新征程上,积极稳步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应多措并举提升安全治理能力,为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提供关键支撑。

以人民至上为宗旨,拓宽建设领域。公共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至上的服务宗旨,把维护公共安全放在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中来谋划,放在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中来考量,放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来布局。从人民利益至上、改善民生福祉的战略高度,加快拓宽“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和投资空间,与医疗养老、科普教育、休闲健身、文化娱乐、生态环保等服务设施进行资源整合与功能互动,为应对各种重大突发情况筑牢安全基石。

以规划标准为引领,注重平急兼顾。根据城市实际情况和应急需求,加快制定“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优化空间布局和供给结构,避免重复建设和碎片化管理。制定行业规范和技术标准,促进开放共享,提升整体效能。应兼顾平时和应急两种情景下的双重任务,做到平时不闲置浪费,应急时转换高效。应提升能力、完善机制,加强“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功能转换、风险应对、安全保障等能力建设,建立和完善“平战结合、功能转换、协同反应”机制,推动应急管理能力走向现代化。

以多方参与为抓手,激发市场活力。应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降低市场门槛,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大型体育场馆、展览馆、文化中心等设施“平急两用”改造。发挥好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鼓励企业、金融机构、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共建共治。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增强“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信心、利益预期与市场活力,对应急设施与配套产业发挥拉动效应,推动应急管理与乡村振兴高质量协同发展。

以智慧韧性为支撑,强化安全治理。响应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和基础设施功能演化需求,打造集感知、网络、算力、数据、新技术等设施于一体的“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新体系,以实时化传播、可视化展示、智能化防控为手段,以新技术应用筑牢防灾减灾科技支撑。加强“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的技术研发、应用推广和安全治理。建设新一代智能计算中心、标准测试数据集和“智能+”行业赋能平台等,构建技术可嵌入、安全可扩展、韧性多功能的“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安全治理体系。加强“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安全治理机制建设,创新公共安全的数字化、智慧化治理模式,建立健全重大灾害风险预防机制、可靠性保障机制、安全保障责任机制等,织密城市安全网,筑牢应急新屏障,以高水平安全为保障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3-12-20 陆小成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86407.html 1 <p> 优化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