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

坚持问题导向 把实事办在群众心坎上

12月6日,在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黄泥塘镇110千伏民生输变电工程建设现场,170余名电力工人正紧张有序地进行铁塔组立、变电电气设备安装和房屋内外装修等工作。

“目前,工程总体进度75%,力争在年底前建成投运。”毕节供电局110千伏民生变电项目经理介绍。

这是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践行宗旨为民造福,推动解决黄泥塘镇群众急难愁盼用电问题的一个生动现场。

2023年,贵州电网公司党委聚焦“为民解忧办实事”,挑难事来干,切实攻坚解决问题。坚持“严、细、实”,在组织基层单位党组织制定重点民生项目清单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制定提级管控问题清单、同题共答问题清单、重要成果“硬通货”工作清单,上下联动抓整改,动真格、出实招、解难题、求实效,努力将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群众用上安全可靠的“南网电”

贵州电网公司党委突出问题导向,坚持民呼我应、民呼我为,科学精准施策,解决了黄泥塘镇等一批独立供电区群众用电难题。

“这几个月来,订单越来越多了,我们一天要代工4000到5000件女装。一个月仅工人的计件工资要花10万块钱,自己赚钱的同时,还可以带动村民增收。”黄泥塘镇返乡农民工创业园贵州四友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高兴地说。

今年8月15日,随着黄泥塘镇独立供电区配电网项目全面建成,供电区建档用户11877户群众用上了“南网电”,彻底告别了用电不稳的历史。

“以前总是频繁停电,有时一停两三天,无法按时完成客户订单。”公司负责人说,“今年用上了‘南网电’,电力有了保障,也有勇气承接更多订单了,公司50多名工人全是附近的村民,电足了,大家的日子更有了奔头。”

110千伏民生变电建设项目就是其中的重点工程。工作人员介绍,待工程投运后,黄泥塘独立供电区将实现中压线路可转供、配电自愈,年平均停电时间低于2小时,成为全省乡镇供电服务的样板。

黄泥塘镇群众用上“南网电”,是贵州电网公司党委坚持民呼我应,以群众满意为标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化解矛盾的生动案例。贵州电网公司各级党组织以点带面、举一反三,梳理全省独立供电区群众用电诉求,着力彻底解决独立供电区群众用电问题。

截至目前,已完成4个独立供电区群众用电体制改革,高标准完成独立供电区内电网改造任务,年内将有8个独立供电区13693户群众用上安全可靠的“南网电”。

“中国天眼”用电更可靠、更智慧

位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的“中国天眼”是大国重器,也是贵州电网公司供电保障的重中之重。

从天眼建设之初到现在,经过多年的电网投资建设,天眼片区已由90年代初一座35千伏变电站容量为1000千伏安的变压器供电,发展到如今由2座容量为27500千伏安的变电站进行供电,供电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通过现场调研,了解到天眼即将新增观测设备,对供电提出更高需求后,贵州电网公司从更好为大国重器护好电的高度出发,将提升天眼供电保障能力纳入提级管控问题清单。

“我们将依托电力鸿蒙物联操作系统(简称‘电鸿’),重点打造FAST‘电鸿’天眼等典型示范区。”贵州电网公司党委提出,要打造现代化的数字电网,服务天眼供电。

“电鸿”是南方电网公司与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联合打造的电力物联操作系统。可应用于“发、输、变、配、用”等电力生产各个环节,能自动发现、连接、鉴权电力设备,为不同设备的智能化、互联与协同提供统一“语言”,带来简洁、流畅、连续、安全可靠的全场景交互体验。

“我们将打造FAST‘电鸿’天眼典型示范区,研发基于‘电鸿’的FAST电力运行支持系统,汇聚示范区电力设备运行、在线监测、试验、巡视、环境、计量等全量数据,实现设备‘可观、可测、可控’。”贵州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技术标准科经理介绍。

与此同时,贵州电网公司从加强电网结构出发,组织加快110千伏天文变电站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工程进度的75%,预计将于年底全面建成投运。届时,天眼的保供电能力将迈上新的台阶。

加快破解各类群众用电难题

11月27日,贵阳市花果园V区7栋最后一户商户完成“转改直”改造。至此,贵阳供电局全面完成花果园38628户商户“转改直”工作,花果园区域全面实现抄表到户。

“转改直”实现“一户一表”直抄到户后,根据当月执行的工商业用户电价,商户电费降至每度0.688773元。商户当月总计用电量约1600万度,大约产生1100万元电费,相较以前物业收取方式,约为商户每月总计节省超150万元电费开支。

“我的店面从200平方米做到如今的1000平方米,员工也从开始不足10人到现在的30余人,每月仅员工工资开支就要10多万元。”在花果园中央商务区开了8年之久的大丰收湘黔菜馆老板介绍。相比“转改直”之前,现平均每月电费开支可节省2000元以上。

像大丰收湘黔菜馆这样的大小商户、公司,在花果园共计3.8万余户。一直以来,商户用电采用的是“转供电”方式,存在截留电费、违规加价等行为。同时受制于物业公司投资成本及安全隐患管控等因素,因电缆故障、设备运维不到位导致的停电事件时有发生。

贵阳供电局将提升大型社区用电服务质量作为办实事的切入口,与贵阳市相关单位建立“三方沟通渠道”,并抽调精兵强将成立花果园用电综合治理专班,聚焦“转改直”、资产移交、建设坚强电网、智能运维等重点,加快解决群众用电问题。

“‘转改直’改造完成后,用户可在‘南网在线’平台上掌握每日用电情况,用电情况更加透明安心。此外,也能为物业减负,降低其运维成本。”贵阳供电局花果园用电综合治理专班组长说。

遵义供电局党委针对历史原因形成的“未抄表到户”小区和“无人运维”小区中,人民群众用电存在的配电设施老旧、安全隐患较大、故障无人处理等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成立工作专班,组织对全市1300多个住宅小区进行全面排查,彻底摸清未抄表到户小区和无人运维小区的具体情况。制定专项整治方案,每周组织召开调度会,统筹推进工作落实。

“我们以群众反映强烈和矛盾突出的盛世东江和新蒲四号还房安置小区为突破口,建立了‘一小区一册’整治计划,按照先易后难、分批整治的思路,分3个批次开展整治。”遵义供电局总经理介绍说,其中第一批次将完成12个未抄表到户小区和21个无人运维小区的整治。

遵义供电局将总结好第一批次整治项目的经验,确保第二、第三批次项目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巩固完善行得通、做得实、长期管的机制。

(数据来源: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

·广告

2023-12-14

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86044.html 1 <p> 坚持问题导向 把实事办在群众心坎上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