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与会嘉宾热议——
扩大利益汇合点 构建命运共同体
12月2日至3日,由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3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在广州开幕。本次会议以“百年变局下的中国新作为——扩大利益汇合点,构建命运共同体”为主题,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3位国际嘉宾出席会议,与中国学者、企业家展开对话,共同研讨交流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对外开放等内容,展示百年变局下的中国新作为,传递中国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积极信号,提振世界各国共同扩大利益汇合点、构建命运共同体信心。
构建命运共同体引起共鸣
今年是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彭森介绍,10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双向投资已超过2700亿美元。2020年,中国与共建国家的贸易额达到2.1万亿美元,比2013年翻了一番。据世界银行测算,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每年将为全球带来1.6万亿美元的收益,约占全球GDP的1.3%。
彭森表示,从2013年开始,民营经济已经替代国有经济成为海外投资的主力军,目前“一带一路”境外合作的园区大多由民营企业建设和管理运营,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建设合作区80余个,入区的企业有4000余家,上缴东道国税费超过20亿美元,为当地创造了近30万个就业岗位。例如,中白工业园、中阿(联酋)产能合作园区、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等,都由民营企业管理和运营,为“一带一路”经贸合作走深走实、共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埃塞俄比亚前总统穆拉图表示,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耕细作的“工笔画”。共建“一带一路”给包括埃塞俄比亚在内的相关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在非洲,亚吉铁路、蒙内铁路等先后通车运营,成为拉动东非乃至整个非洲国家纵深发展的重要通道。共建“一带一路”走过10年,给世界带来深刻变化,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表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着眼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在中国的价值理念里,共建‘一带一路’,就是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发展。中国寻求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成功,不是要击败谁,也不是要战胜谁,我们眼中没有敌人,我们寻求的是共同的发展。”张宇燕说。
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体现了当前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对全球发展事业的殷切期盼。埃及前总理沙拉夫表示,中国现在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也是世界最大的生产制造国,对全球经济的贡献度达到19%,人均GDP已经达到16500美元。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中国的发展,而中国的发展特征又体现了全球发展倡议的要义,其结果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种启示,如果能不断地实现这种良好成果,最终就能形成全球发展的共同体。
财政部国际财经中心副主任张敏文表示,全球发展倡议是以加快落实2030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为目标,是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和合作平台。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引擎,中国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持续动能。我们在过去10年实现了超过6%的年均增长,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稳定在30%左右。中国经济的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大,有信心在今年完成5%左右的增长目标,并长期实现稳定增长,不断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带来新动力和新机遇。
发展新质生产力赢得先机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洪表示,汽车产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成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全球排名第一,产销占全球60%。同时,工厂也完全实行数字化生产,达到零碳标准,实现了转型升级。
伊利集团高级执行总裁张剑秋表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赢得发展先机的关键。作为关系人类健康的基础产业,奶业要不断加强全产业链的科技创新、数智升级、绿色低碳,才能形成奶业的“新质生产力”,助力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科技创新,伊利开展全产业链创新合作,在欧洲、亚洲、大洋洲、美洲建立15个创新中心,构建“全球智慧链”。同时,伊利牵头建设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汇聚全球奶业专家共同解决行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快数智化升级是中国企业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奶业横跨一二三产业,推动数字技术与产业发展相融合,才能催生“新质生产力”。
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如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调整。全球各经济体经贸水平、产业结构和比较优势与以前相比有明显不同,全球价值链也相应发生明显变化,全球价值链重构,正在深刻改变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
中国国创会学术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建设银行原董事长王洪章表示,美国一些人近年来推动脱钩断链令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使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严重冲击,全球经济结构和贸易关系发生深刻调整。彼时,我国体现了担当意识,强调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畅通。并在全球话语中,多次明确深化产业链供应链的国际合作。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稳定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中国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表示,一个大国的强大在于全球公共产品供给的数量和质量。中国的产业链供应链就是一项公共产品,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是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大力发展大展宏图的最好时期。新冠疫情后制造业、资金、技术、人才东移加快,在这种情况下,未来5年亚太地区有望成为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中心。下一步,中国应通过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的、稳定的、安全的产业链和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