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调查
标题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o

奋发海东

本报调研组

黄河流经青海省海东市循化县境内航拍图。

(资料图片)

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乡村里,绣娘们在赶制绣品。 (青海省海东市委宣传部供图)

大美青海湖以东,坐落着一座年轻的地级市——海东。2013年撤地设市,今已十载。

走进海东,满眼生机勃勃,一幅追求高质量发展的画卷徐徐铺展:黄河清澈东流,祁连山焕发神采,青海拉面走向八方,多民族在这里和谐相处,高原农业方兴未艾,青绣精美令人爱不释手……

2021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指出,要立足高原特有资源禀赋,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202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

遵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海东正在打造“一个高地”和建设“四地”的新征程上奋力前行。

一河碧水出高地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人们印象中的黄河水往往伴着混浊的泥沙,而青海的黄河却是一条蜿蜒东去又清澈见底的河。

黄河、湟水和大通河,穿行在300多平方公里的海东大地。在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黄河拐了个弯,于山间划出一道“清水湾”。清水乡党委副书记韩桂香说:“我们全县的垃圾都做到了收集处理,为了一泓清水,不落一点垃圾。”风起处,碧波荡漾,与两岸赤色山峦相映成趣。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经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黄河流域各省区都要坚持把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作为谋划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习近平总书记为沿黄各省区发展指明了方向。

国家战略就是海东的机遇,抓住机遇就要在国家战略中找到与本地实际的结合点和平衡点。青海省委常委、海东市委书记乌拉孜别克·热苏力汗告诉记者:“海东是黄河上游重要功能生态区。湟水河是黄河一级支流,每年向黄河上游输送44.76亿立方米活水;海东依湟水河而生存、发展,全市75%的人口分布在湟水流域。我们要做的,是在水与城相得益彰上拿高分。”

海东如何做到城水相宜、人水和谐?解题思路就是“中西医结合”。

“西药”就是全域污水处理降解指标。

海东市乐都区污水处理厂的总控室大屏上,清晰显示着城镇生活污水通过管道进入后,从预处理到深度处理再到紫外消毒等多道工艺流程和设备的运行状态。“这时候的污水每天约3.3万吨,从指标上来说,已经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但为了保证安全,还要再经过厂区后面尾水人工湿地的过滤,才能流入湟水河。”乐都区污水处理厂厂长赵生君把污水处理厂比喻为“西药”,衡量他们工作成效的是污水降解指标。

这些年,海东所辖两个城区、四个县,都建起污水处理厂。乐都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收集管网,规划范围基本覆盖乐都主城区与沿线村镇。海东的农膜回收率多年都是百分之百。

湿地涵养是“中药方剂”,主要负责调节机理。

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尾水,经过湿地调节,才能排放到主河道。海东市乐都区区长付强说,“生态的事情没有下不为例,我们必须用最高标准保最底线的要求。这几年,湿地芦苇丛生,菖蒲茂盛,睡莲渐成气候,所行之处皆风景,看着美,心里也甜”。海东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祝凤甲介绍,全市6个县区都有湿地,湿地涵养已经成为污水处理的“一道工序”。

让水上坡,树成林。

禹王峡是黄河流经青海省的最后一道峡口。北岸山坡曾经是个“羊皮不粘草”的荒芜地方,峡口村的马进才生在这儿、长在这儿,心中很不是滋味。“总不能下面是满满的黄河水,上面是秃秃的荒山坡,乡亲们连个阴凉都挨不到。”他说。

马进才把自家承包地里铁锨把粗的山杏移过来,1994年在北坡种下第一棵树。提水浇树要走2公里的崎岖山路,有时一天要来回好几趟。到了冬天,怕羊啃了树皮,他又找来旧衣服,扯成布条包在树干上。于是,一棵、两棵,一片、一坡……

再后来,黄河峡谷形成景区,引水管道架到山上。一年一年,绿意不断延伸,倔小伙也成了倔老头。今年74岁的马进才,给自己取了个“禹闻天下”的微信名,为的是让更多人知道禹王峡。

留住泥沙,才能流出清水。

统筹全流域治理,上中游的责任在保持水土。护好“盆中的水”,就得管好“盛水的盆”。化隆回族自治县“八分山、一分水、一分川”,黄河流经县域境内168公里,减少入黄泥沙量尤为关键。

“县里从2020年开始实施群科北山造林绿化项目,灌木、沙柳固住了北山上的土,每年能减少2万立方米淤泥排进黄河。”登上群科山远眺,化隆县林业和草原站副站长李开元说起这片绿,搂不住话匣子,“除了生态林,还有经济林,那边川里是果树。政府工作人员每年自发捐款买树苗,今年就买了10万株,按照一亩40株果树算,也有2500亩了。”

监测显示,黄河干流出境大河家断面、大通河出境峡塘断面均为Ⅰ类水质,水质状况优。黄河支流清水河入黄口、街子河入黄口、巴燕河入黄口、则塘均为Ⅱ类水质,水质状况优。湟水河出省断面边墙村为Ⅲ类水质,水质状况良好。一河清水缓缓流出青海省,奔流东去。

一道青山佑绿川

如何治水,决定了海东的未来;怎样护山,关系着海东的长远。

巍巍祁连,阻住莽莽沙漠东进,守护着河湟谷地绿洲。曾几何时,祁连山因众多资本挺进深林开矿、建水电站,近10万淘金大军在河谷挖沙,变得千疮百孔。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大南说:“治山要下决心攻坚克难,从实际出发,走一条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促进的路。”

治山,就是要啃下硬骨头。

祁连山整治,落到祁连山南麓海东片区的整治台账上,就是262个问题图斑的“硬骨头”。

“‘问题图斑’是卫星遥感监测到植被严重破坏、矿山开采面裸露在外的‘刺眼’地块,互助土族自治县占其中的35个。我们自我加压,把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纳进来,数量达到85个。”互助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蔡正元告诉记者。

为落实海东片区生态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3年),市县区合力攻坚。领导包片包点,责任单位联点监督,一矿一企定方案,一斑一点抓落实,通过回填覆土、渣堆清理平整等措施推进祁连山生态修复,最终通过了省、市、县三级验收。整治后期,管护责任移交到乡镇属地,每周村巡一次,每月乡巡一次,做好巩固提升。

治山,就要统筹好保护和发展,在压力中保持定力。

矿山整治是祁连山整治的一大难题。青海互助金圆水泥有限公司最大的开采矿花石山石灰岩矿山,正是14个重点整治矿山中的一个。汽车行驶在矿山中,“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等标语,时刻提醒着发展的红线;每隔一段路就会出现“矿山恢复区”的牌子,又在讲述着绿色的努力。

青海互助金圆水泥有限公司矿山部经理丁超主抓的就是这件事。他说,之前针对矿山有过部分治理,但节奏慢、效果一般。攻坚战打响以来,公司加大资金筹集力度,边开采边复绿,对各个整治不到位的部分还进行了挂牌限期督办,较短时间内达到了较高恢复治理成效。

近几年水泥行业不景气,日子难吗?丁超回答很坚定:“肯定难,但再难也不会放松环保要求,这是责任。”

人养山,山才养人。

扎碾公路2019年6月建成通车,是青海东部城市群“六横六纵”中第四纵的组成部分。这条路穿越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地质公园和乐都仓家峡省级森林公园,与大山相互依傍。驱车驶入扎碾公路,一道溪流从山谷潺潺流出,在绿树掩映中蜿蜒而下,平添几分灵秀。

海东市交通运输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马瑞告诉记者,在修建过程中,施工人员不仅对施工痕迹进行生态恢复,还“救治”了原有生态损伤。他们在公路沿线裸露的地方植树、种草、栽花,还用路基施工的弃石弃渣打造了42处“绿色停车港湾”,弃渣场变成了览山亭、古柏观景亭。

海东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三永昌说,公路全长只有50多公里,建设工期却长达5年,为的就是保护沿线生态环境。“从最初设计到最后修通,有超过一半的里程进行了线路调整。遇到古树不挖不挪,创新新路老路并用的上下分离式路基,达到路宽建设标准,古树就挺立在路中间,看着来来往往的车流。”这样,扎碾公路减少林地占地243亩,与原设计线路相比,少砍67000多棵树,最大程度保护了植被完整性。

扎碾公路成了青海有名的“网红打卡路”,慕名前来的很多游客时常在朋友圈和短视频平台晒其美景——“车在山中行,人在画中游”。沿途村民在路边摆个新鲜蔬菜摊位,一天下来也能挣几百元。

这些变化,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论断——

“给生态投了钱,看似不像开发建设一样养鸡生蛋,但这件事必须抓。抓到最后却是养了金鸡、生了金蛋。”

一颗“石榴”结同心

海东1.3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173万人口,其中,89.1万人是少数民族,占到51.5%,藏、回、土、撒拉等少数民族和谐相处。

海东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化伟说,民族团结是各项工作的一根主线,要让各族同胞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脱贫攻坚是民族团结最大的实践引领。

海东在脱贫攻坚中有三个“最”:全省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脱贫任务最重。持续艰辛努力,他们收获了厚重的成绩单:全市634个贫困村全部退出,4.84万户、17.57万绝对贫困人口现行标准下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脱贫攻坚给我们带来了新生活。”化隆县德恒隆乡卡什代村60岁老人马木海麦子的话,道出了人们的心声。

脱贫攻坚让海东旧貌换新颜。这些年,海东投资7.08亿元,实施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发展项目873个,基础设施、民生保障、公共服务得到全面提升。走过2个区、4个县,记者所见都是城乡新貌。民和地处“海东之东”,紧邻甘肃兰州。小城不大,却透出秀美风景。据民和县委副书记侯全明介绍,民和县有30个老旧小区的区外配套基础设施项目正在推进,这为的正是百姓生活幸福。

脱贫攻坚带给海东的不仅有面子,更有里子。

记者从平安区综合管廊入口走过10多级台阶,深入地下10多米,气温骤然降低。眼前是一道绵延向前的长廊。粗细不一、颜色各异的管道布列在两壁和头顶。“海东市是第二批国家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海东市住建局党组成员、房产局副局长何杰介绍说。平安区地下管廊工程2016年8月开工建设,根据不同路段设置燃气舱、综合舱、电力舱。

城市综合管廊解决了城市“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等影响市容美观问题,实现了地下空间的集约化利用,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保障城市安全。海东实现了管廊区域成网覆盖现有城区,统筹地下、地上各类规划,形成了空间信息一体管理。这在全国城市建设中都是领先的。

安居乐业,才能巩固民族团结。

海东易地搬迁规模占青海的34%,搬迁安置6个县区55个镇451个村18055户64665人。

如何保证这些群众搬出来能稳得住,还不愁吃、不愁穿?这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对接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发展扶贫产业,让更多农民在家门口就能有挣钱门路;提高城乡基础设施,让农民过上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是海东乡村振兴的着力点。

互助土族自治县油嘴湾生态文化景区原来是村外一片片荒坡。2016年,大学毕业在外工作了几年的任臣义回乡创业,投身乡村旅游。“我回来时正赶上经济普查,村委账上只有6800元,现在村集体收入有78万元。”如今担任油嘴湾生态文化景区董事长的任臣义感慨地说,“除了收入增加,景区还带动了500多人就业。”

用就业支撑增收和共富,海东把就业工作放到重要位置。这几年,海东开发出31.6万个公益性岗位。互助县发展起85家运营良好的家政服务企业和个体户,每年直接或间接带动约1.5万人就业,占到青海家政从业人员70%以上。海东市乡村振兴局局长王明芳告诉记者,“产业发展稳住了脱贫成果。农民搬出来,靠发展产业才能有事做,不愁吃、不愁穿”。海东农民收入水平高于青海全省,关键是抓了产业和就业。海东脱贫人口上半年增收22.8%,大部分来自工资性收入。

“民生小事”,关乎民族团结大局。

海拔2860米的山上有个其后昂村。这是化隆县沙连堡乡一个行政村,尕臧卓玛就在这个村。

她的四妹妹今年刚刚考上青海民族大学,二妹妹正在青海大学读动物医学,大妹妹去年大学毕业。一家4个女儿,有3个读了大学!尕臧卓玛说:“爸爸眼睛不好,几乎失明,我家原来是贫困户。党的政策好,我们才有条件供3个妹妹读大学。”除了父亲领取残疾人补贴,他们家还享受低保政策。3个妹妹读大学,有雨露计划,每年都能得到资助。化隆县委副书记、县长马占奎说:“小家连着大家,群众生活好了,民族团结的基础才能更牢靠。”

海东这些年建成128个美丽乡村和19799座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农村学校建起了澡堂、食堂,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据了解,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5.7%用于民生改善。“我们的民族团结,是大团结。”刚刚从江苏挂职学习回来的化隆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雷风泉有很多话题。东西扶贫协作给海东脱贫增添了许多力量。他们争取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实施扶贫协作项目300多个。

在青海农林牧商品交易中心,记者遇到了南京来的考察团;在循化县的塑料大棚里,记者见到了陕西来的蔬菜种植专家;在互助县的蔬菜种植基地,记者看到了山东传来的种植技术……各民族在生产生活中和谐交融,形成一股团结的力量,赋予海东各族人民奋发的信心和动力。

一碗拉面香四方

说起“青海拉面”,大多数人都不陌生。全国600多个大中城市,青海拉面已经“开进”337个;青海人开设了3.26万个拉面店,其中18万拉面人来自海东。

这是一碗“致富面”。全省53.9万脱贫人口中,直接或间接通过拉面产业实现脱贫的达到9.7万人,其中海东市7.26万贫困人口通过拉面产业实现稳定脱贫;

这又是一碗“团结面”,从事拉面产业的各族群众涌现出一批“全国劳模”“中国好人”,拉面店开到各地,处处绽放民族团结之花;

这也是一碗“幸福面”,高原上的人们靠这份手艺脱贫奔小康,过上了幸福生活。

海东人说,化隆拉面更“正宗”。化隆县360多个行政村,有213个拉面村;30.8万人口中,拉面务工人员12.8万。这份“正宗”也许不仅是吃进嘴里的味道,更在于化隆人围绕拉面而进行的创造。

一碗拉面,让化隆人“五子登科”。

一位叫韩录的化隆人被称为“青海拉面第一人”。1984年,他闯荡厦门,开起第一家“青海拉面馆”:两张简陋的桌子,四只高腿板凳,一口大锅,一个面盆。化隆人就这样靠着拉面手艺,走出高原;第二代拉面人延伸到拉面生产上下游,发展起产业链条;今天正在成长起来的是“面三代”,他们把拉面制作与机械化结合起来,将拉面销售与互联网联系,已经进军电子商务。

如今,化隆拉面带动10多万人实现就业。化隆老百姓形象地说,这一碗拉面,挣了票子、育了孩子、换了脑子、练了胆子、拓了路子,演绎出一段现代版的“五子登科”。

一碗拉面,“抻”出科技创新的味道。

熬汤煮面,在青海高原上已经有100多年历史。走出高原,拉面如何适应不同地区人们的口味?走到各地,怎样保证还是“那碗面的味道”?马学明从做拉面开始,就在琢磨这个问题。

1981年出生的马学明20岁跟着亲戚去上海开拉面店。几年功夫,拉面店从上海开到天津、昆明、合肥、广州。一个店一个店开下来,他发现,拉面质量稳定最难。2013年起,他开始专心研究拉面标准化。2019年,马学明终于开发出标准化牛肉面料包,投资1300多万元建起了生产料包的食品厂。

如今,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拉萨等城市都有马学明的拉面店。实现标准化,就能保证走到哪里都是相同的味道。马学明感慨,拉面不能单靠揉、抻、拉这几道传统工艺,还得创新。

拉面创新不只有马学明在探索。青海提出拉面产业数字化命题,拉面产业与平台数字相融合,拉面数字平台还可以为青海优质农畜产品上下游提供撮合服务。

青海推动中央厨房建设,正在拉面产业上形成一种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工业化的现代餐饮经营生产运作模式。海东按照“互联网+拉面+N”的思路,推动青海省拉面产业园建设,力争到2025年建成全国拉面店食材供应的“中央大厨房”。

不仅如此,大大小小的拉面店也正在变成青海特产展示店、大美青海宣传店,带动青海特色产品走出去。

一碗拉面,承担着共富共享。

化隆县地方品牌产业促进局副局长马春云介绍,化隆县2022年全县劳动力输出达到16.6万人次。

亲帮亲、邻帮邻,化隆拉面走出高原。化隆县这几年推行“凤还巢计划”,“飞”回来最多的是拉面老板。共同富裕路上,拉面人要为乡亲出把力。

马军海2000年8月跟着几个同学到湖北武汉,“铺盖卷一收拾,支起煤球炉子,开起拉面店”。今天,他已经成立了以化隆命名的餐饮公司,直接培养200多个乡亲成为拉面人。他说,“当年,我最大的愿望是买一辆五洋摩托,现在开上了奔驰车”。

响应号召,马军海在村里办起养殖场,租下2万亩草场,打造卡尔岗山羊品牌。“当年离开家乡,是为了自己富起来,现在回村,是要帮出不去的人富起来。”他说,“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我们怎么能不伸手拉他们一把?”

“飞”出去的拉面人,“凤还巢”“飞”回山窝窝。人们说,今天这一碗“拉面”是“振兴面”。

海东规划引导拉面返乡创业成功人士成立400余个合作社、380多家企业,带动近1.5万户群众就业,也带动了种草养畜、冷链配送、建工建材等20余个行业发展。

“拉面”今天已经是一个块状产业的代名词,青海形成了完善的拉面产业体系,实现了产业链构建和产业融合发展。

一只“彩篮”兴产业

循化县偎依在黄河岸边,查汗都斯乡数百个塑料大棚铺排成一道风景。这片现代农业产业园有个美丽的名字——“黄河彩篮”。

青海加快建设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海东六个县区的绿色农产品渐成气候。乐都区建起青海省规模最大的万栋拱棚基地;互助县着力打造“七彩农业”蔬菜品牌。如今,海东农业呈现五颜六色,恰似黄河上游一只美丽的“彩篮”。“彩篮”里,有菜有果,有鱼有肉。

这只“彩篮”,盛满海东的高原特色。

海东在海拔1650米到4636米之间。地势高、气候凉,现在成为一个发展优势。

四川自贡青年罗彬,2019年来到平安区,在一片叫作大红岭的地方创业,从外地移栽来杏树新品种,建设农业田园综合体。经过几年发展,杏树已经种下数百棵,青红杏卖到上海,价格高出普通品种很多。“因为气候温凉,我们的杏是最晚成熟的一批。”罗彬自豪地说,“到市场上这就是特色优势。”

“冷凉”就是特色。化隆县甘都镇西滩村的绽玉华在村边黄河里发展冷水鱼,看中的也是“冷凉”。2015年回村来帮助父亲成立合作社发展冷水鱼,她今天已经带动83户合作社成员致富。通过网络直播,她把黄河冷水鱼卖到了北上广。她说,“现在已经有6000多尾鱼投放水中”。冷水鱼养殖在化隆发展成一个产业,全县水产养殖户有13个。

乐都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李福海说,全年平均气温6.9℃、144天无霜期,温凉气候不仅适宜发展避暑产业,更是高原蔬菜生长的独特条件。

充分认识当地气候地理等自然因素,打造“彩篮”,成为海东农业的自觉选择。海东的粮、油、菜总产量均占青海省一半左右,双低油菜种植、高原露地冷凉蔬菜绿色生产成功获批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互助县建成青海省最大的万亩供港菜薹基地,已经实现供港输出蔬菜2.13万吨。

这只“彩篮”,鼓着海东农民的钱包。

引胜沟位于海东市乐都区寿乐镇北部。山沟沿引胜河铺展开,连缀起一串村庄。熊家湾村是沟里的一个小村。寿乐镇镇长李锦拿起一个泛着光的绿色青椒给我们介绍,这条沟这几年发展绿色扶贫产业园,绿油油的青椒等蔬菜成为沟里1万多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沟口的王佛寺村也建了蔬菜拱棚基地,驻村第一书记陈晶鑫介绍,基地亩产乐都长辣椒4000公斤左右,已经实现产值240余万元。

循化县“黄河彩篮”所在的大庄村、中庄村受益农户达800余户,吸纳周边17个村的人们就业,平均每月增收2500元。他们已经吸纳200余人就近就地稳岗就业,年务工收入达到500余万元。副县长多巴从“菜园子”谈到“菜篮子”,又到“菜盘子”,话题说不完。

这只“彩篮”,透着特色产业的比较优势。

迎着初升的太阳,记者走进黄河彩篮高原现代农业产业园,仿佛进入一个巨大的植物园,移步换景,多姿多彩。日光节能温室和智能玻璃温室内,陇椒、豆角、番茄、西葫芦、西瓜、甜瓜、樱桃、菜瓜等,长势喜人,温棚内还种植了国外品种。

“无花果熟了!青海很少有无花果,循化就我一家。”无花果种植户程继法笑着说,“通过多年实践发现,循化不论是气候,还是土壤,甚至是大棚设施,完全能够种出高品质无花果。”

“黄河彩篮”通过直接引进欧洲现代化技术,加快引进新品种。循化县现代农牧业示范园区管理委员会党支部书记、主任马建斌指引着记者看日本波姬红、法国布兰瑞克等作物新品种。

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不仅让青藏高原上“长”出特色产业,也让传统产业有了新气象。“我们的葱长高了。”这是民和县总堡乡台尔哇村党支部书记李海云最直接的感受。台尔哇村有种大葱的传统,但葱白少、长不高、产量低。这几年,他们从山东引进新品种,种出的大葱不易腐烂,还产量高、好储存。大葱在总堡乡就种植了166公顷以上。乡长雷超说,大葱带动了全乡经济发展。

化隆县甘都镇阿河滩村紧靠黄河岸边,是一个撒拉族聚居村庄,过去靠着羊皮筏子来往黄河两岸。今天,他们发展起乡村旅游。村党支部书记韩亚海牙带着记者看过村里八百多年树龄的老榆树,又到黄河岸边参观花园。韩亚海牙说,“美丽也是收入,旅游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

沿着河谷山地,特色产业把海东大地装扮成一只“彩篮”。这只“彩篮”承载着建设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使命,更寄托着海东人们的希望和梦想。

一双巧手绣锦程

2016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冒雨走进正在建设中的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总书记的关怀点亮了土乡儿女的奋进梦。如今,村里建起盘绣园,“金针儿穿了个银线/银线把牡丹绣了/手儿俩绣来着心儿里算/锦绣俩把幸福盼了……”绣娘们唱着传统的“花儿”,手握细针,拉起长线,在一块素布上认真地穿上穿下,构成一幅和谐新图景。

手巧,是海东各族妇女的共同特点。她们绣出千姿百态的绣品——互助县土族盘绣以“两针两线”的独特针法、丰富艳丽的色彩展现古朴生动的图案;化隆县“双面绣”绣出的图案正反面一个样,工艺精巧;还有藏绣、回绣、河湟刺绣等民间传统手工艺术品,无不精湛绝美。

青绣也成为海东乃至青海一个独特产业,装点着五彩斑斓的小康生活。

散开满天星,聚起一团火。

在海东市河湟新区,专门有一个青海青绣数字化总部经济。青绣是青海民间传统刺绣的简称,受到各族人们的共同喜爱。

程冠斌担任青海青绣数字化总部经济董事长助理。他介绍说,青绣数字化总部经济是海东市重点项目、青海省发展青绣平台经济试点项目,集体验、展示、培训、产销、运营于一体,是青绣产业一站式服务基地。这个项目2021年5月建设至今,累计吸引140家企业(工坊)入驻基地,吸纳1500名长期性和15万名季节性绣娘就业。

总部经济吸引一批公司,汇集一支支绣娘队伍。这就是公司+农户的青绣产业模式,青绣数字化总部经济以千丝万缕联系起星散各地的绣娘。

在互助金盘绣土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车间外,几个上了年纪的妇女坐在一起做绣品,绣娘都是附近农民。公司通过计件工资,和绣户签订订单协议,统一制作,统一销售,吸纳附近农户就业。

绣娘在公司上班,可以自主安排工作的时间,既不耽误农活,也能利用闲暇时间挣工资。绣娘张正月花告诉记者:“有时间就会过来做刺绣,还能在家做,每月能拿到2000多元的工资。”

“指尖艺术”催发“指尖经济”。

说海东各族妇女穿针引线的刺绣是“指尖的艺术”毫不为过。青绣工坊是海东设在农村的绣娘工作坊。互助县在丹麻镇、五十镇、东沟乡等土族聚集的民族乡镇就设立青绣工坊34家,从事盘绣及香包制作的绣娘共有5000多名。绣娘们指尖的艺术产品,销往青海省内各大景区,还有部分盘绣香包通过电商平台向全国销售。

目前,海东市有青绣工坊13家,从事青绣手工技艺的绣户1.5万人,人均月收入在3000元至4000元。一些优秀的绣娘还走出国门,参加非遗博览会、文化产业博览会等国内外大型文化交流活动。跃动在绣娘们手指上的青绣,正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助农民增收的持久产业、阳光产业和幸福产业。

一股干劲向未来

全国首个100%清洁能源可溯源绿色大数据中心,就在海东。

中国电信(国家)数字青海绿色大数据中心的监测大屏上,跳动的数字显示着水电、光伏、风电的使用比例,园区消耗的每一度电,都可以精确追溯产生的方式、输出的电站,电力消费模式悄然改变;停车场顶棚的光伏电板,生产着园区日常办公用电,多余电量将在园区存储备用,储电能力探顶,还可向城市电网输送。

“以前衡量数据中心绿色与否,主要看数据中心总能耗与IT设备能耗的比值,也就是业界常说的PUE值。”中国电信青海公司云网发展部副总经理、绿色发展办公室主任赵金胜介绍,“海东是大数据中心的‘天然良港’,我们在这里不但把PUE降到了1.2以下,还依托青海丰富的清洁能源禀赋,从能源侧入手使用更多绿电,产生了衡量数据中心绿色与否的一个新标准。”

海东发展的难题,大家都有感触:产业结构不优、龙头企业偏少、实体经济不强;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基础不牢,生态环保压力较大;城镇化率不高,居民就业渠道有限,“一老一小”公共服务供给与百姓期待仍有差距。

海东发展的方向是补短板、锻长板。这样的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面临的却是一系列抉择。海东在抉择中借势发力,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奋发图强。

在抉择中聚力乘势。

海东特有的冷凉气候,符合大数据中心的胃口;青海清洁能源丰富,风、光、水电方便本地消纳。不只是中国电信(国家)数字青海绿色大数据中心,海东近日又与重庆亿众数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约,携手推进一体化绿电数据中心及余热回收项目。

《2023年海东市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工作方案》以建设基地、培育产业、拓展市场为发展方向,以“增量、提质、融合、扩输”为路径,全面提升特色产业整体效益,带动农户实现收益;

《黄河海东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力争到2025年,达到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流域治理水平、建成绿色产业体系、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扩大河湟文化影响力五个方面全面提升的目标;

《关于加快建设新时代人才强市的十五条措施》在高层次人才引进、本土人才培育、人才平台搭建、优化人才环境等四个方面提供政策支持,为敢想的人“开绿灯”,为敢干的人“兜住底”。

在抉择中融入“新格局”。

青藏高原的一个特点是“远”:远离消费市场,好产品送不出去。

有产品,如何运出去,靠的是交通。川海大桥飞架湟水两岸,这头是民和县,那头是甘肃兰州市海石湾镇。桥长3.3公里,乘车来回不过10分钟。川海大桥2019年通车,比过去绕行上游到对岸节省了很多时间和气力。

海东交通建设由过去的通大路到现在的疏通“最后一公里”。到2022年底,全市95个乡镇(街道)、1587个建制村公路通畅率、村道硬化率均达到100%。

农产品走出高原靠路,也靠网。在海东工业园,青海农林牧商品交易中心的招牌格外醒目。他们坚持“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渠道建设、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营销”两大任务不放松。目前入驻商家达2600余家,商品数量达2万余件。青海农林牧商品交易中心负责人李积鑫介绍,交易中心已成为青海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重要窗口。

海东运出去的是货物,更是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担当。他们懂得,只有实现了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振兴空间才能更广阔、成色才能更足。

在抉择中大有可为。

海东市新一届党代会提出,奋楫新征程,为建设青藏高原山水田园、生态绿色、宜业宜居、创新活力、城乡统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海东不懈奋斗。

海东把发展着力点放在坚定不移做“中华水塔守护人”,站高位勇担当;加快“建设体现本地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转型增动能;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走在前做表率;共建“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亮品牌提形象;实现“兰西城市群中部崛起”,著华彩创未来;争当“全省乡村振兴排头兵”,展新姿开新局;聚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福祉”,守初心担使命;打造“青藏高原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新高地”,重治理促和谐。

一连串聚力,贯穿其中的逻辑,用海东市市长王华杰的话讲,就是“事的难易要用心掂量,人的因素要充分考虑,生态的价值要科学评估,产业的培育要精准定位,城乡的发展要顺势而为”。

牢记嘱托,肩扛责任。海东奋发,大步走在一条统筹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上。

(调研组成员:季正聚 魏永刚 马玉宏 牛 瑾 杜秀萍 李彦臻 石 晶 统稿:季正聚 魏永刚)

2023-11-13 本报调研组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84151.html 1 <p> 奋发海东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