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实融合助力产业升级
对企业而言,创新始终是最根本动力。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将发挥关键作用。
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互联网企业家论坛发布了“中国互联网企业创新发展十大典型案例”,其中,京东助力乡村振兴案例入选。利用数字技术帮助乡村发展特色产业,让更多优质农产品走出大山、卖出好价钱,这样的工作特别有价值。
无论是生产制造、商品流通,还是社会治理、民生保障,数字技术都在加速与千行百业融合。京东自创业之初就坚持以技术驱动供应链,将数据和算法渗透到采购、仓储、履约等全流程中。
以数字技术提升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是数字经济的发展方向。数据作为数字经济的新型生产要素,通过与传统生产要素匹配,极大提升了生产力水平,包括运用大数据、智能算法等,提高供应链的可见性、预期性和适应性。
京东持续深耕供应链领域。在数字技术支持下,京东在自营商品SKU(最小存货单位)超过1000万的基础上,实现库存周转天数30天左右,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同时,供应链与货网、仓网和云网融合,保障了自身供应链稳定、可靠、高效,帮助上下游企业降本增效。
数字技术本质上是一项具有全面渗透性的技术,对实体产业而言,数字化升级需要形成全链路、系统化合力。京东的技术实践,从实体产业中来,将通用型供应链技术与各类细分行业需求进行适配,提供组件化、模块化的技术服务输出。
京东帮助某乳制品企业打造智能化物流配送中心,推动其仓内作业效率提高40%、成本降低25%;京东工业的全链路解决方案,帮助四川某大型民营钢铁企业备品备件库存成本降低20%;京东云智能客服技术,助力某市12345热线的咨询类问题直接解答率提升至99.4%。
以智能化引领数实融合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京东始终注重对前沿技术的探索。今年7月份,京东发布了言犀大模型。训练京东言犀大模型的数据语料,由70%的通用数据和30%的供应链原生数据经合规处理后构成,具有很强的产业基因。当前,京东已在消费导购、商家经营、客服售后、医疗问诊等多个供应链场景中,试点接入了言犀大模型。
京东后续会将大模型能力开放给更多品牌商家,帮助商家提高运营效率,同时提升消费者体验。
(本报记者 崔国强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