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传统产业转型中焕发活力

——西藏立足自身禀赋加快发展

本报记者 孙世芳 代 玲 孟 飞

传统纺织品氆氇走上国际舞台,“过林卡”成为旅行时尚,奶牛养殖业有了新面貌,藜麦在戈壁荒滩上飘香……近年来,西藏立足自身禀赋,通过多种有效举措,持续激发传统产业的发展活力,在转型中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

西藏90%以上土地是农牧区,近七成人口是农牧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主战场在农牧区。农牧区要振兴,产业必先振兴。在气候、自然环境和经济基础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西藏传统产业该如何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日前,经济日报记者走进拉萨、日喀则等地,探寻雪域高原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氆氇走上国际舞台

9月17日,背靠乃钦康桑雪山,一场名为“雪域·回响”的日喀则传统服饰工艺时尚秀拉开帷幕。模特们身着款式各异的创新氆氇工艺服饰,在高原上走秀。

什么是氆氇?它又怎样和时尚结缘?

氆氇是藏族人民用来缝制衣物床毯等所用的“布匹”,是高原上最常见也是最有民族特色的纺织品,迄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这个老工艺品能走上T台,其中还有不少故事。

手里线盒不停翻飞,双脚有节奏地踩踏,坐在改良后的第8代氆氇织机前,37岁的格桑卓玛正全神贯注地编织着氆氇。在日喀则市江孜县年堆乡索盖村,几乎每一位妇女都会传统的氆氇编织技艺。但是,掌握新技术还会用新织机的人并不多。

江孜县商务局局长央吉身着民族风羊绒披肩,向参观者详细介绍这一传统技艺的情况。“江孜协玛氆氇编织技艺”是西藏自治区级非遗保护项目。为做好技艺推广和传承,索盖村成立了氆氇编织合作社。但由于销售市场仅限于日喀则当地,且产品品种单一、产量低,产业发展困难重重。编织技术更新、传统产业升级等问题摆在人们面前。

如何破解难题?江孜县委书记陈昊介绍,2021年,在上海市第十批援藏江孜小组支持下,江孜县引入上海沙涓时装科技有限公司,创造性开展传统工艺改进。

上海艺术羊绒品牌Sandriver(沙涓)创始人郭秀玲介绍,企业先将西藏的羊绒运到上海进行专业化加工和染色,再发回西藏运用传统氆氇工艺进行手工制作。上海沙涓时装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工匠还与江孜传统手艺人共同研发新式氆氇织机。产品设计方面,依托先进行业理念,在保留西藏传统文化符号基础上增加实用功能,并添加时尚、流行、现代元素,开发多样化、多层次氆氇产品,再通过企业现有市场渠道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与此同时,江孜当地和上海企业一起以“就业+培训”为抓手,推动氆氇编织这项古老技艺重获新生。今年4月份,包括格桑卓玛在内的第一批“藏地阿姐”走进沙涓上海工坊,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交流培训。

央吉介绍,交流培训从设计理念、现代审美入手,通过毛毡技艺、氆氇设计、设备操作、艺术钩针等实用教学,提升学员独立设计和实操能力,帮助他们实现从工人到工匠的转变。“现在,格桑卓玛不仅编织出了更漂亮的产品,收入也提高了。”央吉说。

“以前织氆氇,每人每天平均有120元左右的收入。如今大概每人每天能织完一条,每条氆氇提成在300元到500元不等。”央吉表示,索盖村人均年收入已经由2019年的1.54万元增加到2022年的2.32万元。明年春天,格桑卓玛还将把这个技术带到国外,在巴黎时装周上向全世界展示氆氇编织技艺。

林卡经济带富村庄

潺潺流水旁,白纳村拉木孜民俗度假村掩映在茂密苍翠的树林中,还未走进,欢声笑语就随风传来。

“生意太好了!”拉萨市达孜区白纳村党委书记洛桑次仁介绍,每逢周末和节假日,从拉萨市区来“过林卡”的人特别多,不预订根本没有位置。

在西藏,有一种生活方式叫“过林卡”,即郊游、野餐,是西藏各族群众传统的休闲活动。2020年以来,旅游业受新冠疫情影响较大,为鼓励旅游消费,西藏大力开展“西藏人游西藏”活动。借着政策的东风,传统休闲活动焕发出新活力。目前,林卡经济成为西藏旅游产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也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发展林卡经济,不仅要有优美的自然风光,也要有完善的设施保障。随着游客不断增加,当地对基础设施建设、改造的要求不断提升。

以达孜区为例,2021年以来,达孜区文旅局调研全区范围内48家林卡改造升级需求,申请江苏援藏资金800万元,对其中10家地理位置优越、发展潜力较好、客源稳定但基础条件较薄弱的林卡进行改造升级。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白纳村抓住了林卡改造升级的契机,以乡村旅游促进群众增收。洛桑次仁向记者介绍,目前,全村共有11个林卡,每个林卡年均收入达20多万元。

随着名气越来越大,很多其他省份的游客也千里迢迢来打卡,甚至把不少原本并不知名的林卡捧成了网红林卡。

在地图上导航“神秘树林”,从拉萨市区向东北方向开车42公里,就能到达拉萨林周县边交林乡当杰村。这里的林卡原本没有名字,一位远道而来的画家惊叹于此地蓝天白云碧水间黄绿树林的美丽,给它起名叫“神秘树林”。

记者采访时,正赶上第十六届西藏珠穆朗玛摄影大展“林周生态艺术共享季”系列活动举行。林周县文旅局工作人员周月丽说,这里的林卡不仅有好环境,还有文艺范儿。当地通过举办林卡音乐节和摄影展,让休闲和文化艺术更好结合,提升林卡经济能级。

达孜区文旅局工作人员旦巴坚赞说,为了让林卡经济从网红变“长红”,当地文旅局还聚焦林卡管理与服务,积极开展明码标价及食品、燃气安全监督检查,着力引导规范林卡经济发展,打造文旅产业强劲引擎,助推全域旅游向纵深发展。

此外,达孜区还统一整合了区内林卡资源,开展全域体系建设,推进实施“一村一林卡”专项行动,通过提升基础设施、提高服务质量来增强林卡的旅游经济效益。

林卡经济“很香”,但也“很卷”。据介绍,为避免单打独斗,当地70%以上的林卡都采取村集体统一经营模式。这样的模式能充分保障村民利益。“林卡由村集体统一管理,村民轮流在林卡打工,年底能拿到不少分红。”当杰村村民白玛央吉说。周月丽说:“我们将稳妥推进林卡经济发展,在平衡村民利益和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上做好平衡。”

养牛产业改良谋变

在藏族农牧民传统观念中,牲畜是家庭的一分子,与家庭共同生存和发展,因此素来有“惜杀惜售”的观念。与此同时,当地的“土杂牛”往往存在养殖成本高、经济效益低等劣势,靠养殖传统品种致富难度较大。

记者在日喀则市谢通门县达那答乡如贵村采访时看到,三三两两、毛色不一的“土杂牛”在村边的草地上吃草。达那答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白玛央金介绍,当地农牧民饲养的奶牛大多为饲养周期长、生产能力弱的“土杂牛”。

“以成本为例,作为品种优良的娟姗牛,一天只吃2斤到3斤饲料和10斤饲草,相比来看,‘土杂牛’吃得更多。”白玛央金说,我们做过估算,全乡有1.3万亩耕地,粮食产量5000多吨,其中将近一半粮食喂了牛。如果把“土杂牛”改良成娟姗牛,喂养成本能大幅降低。

据介绍,西藏从“十二五”时期开始大规模引进荷斯坦奶牛和娟姗牛等优良品种。同时,相关科研团队继续攻克奶牛在高原适应性方面的难题,为推广优良品种打下基础。

谢通门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旺多介绍,从产出看,“土杂牛”产的奶,18斤至19斤鲜奶才能出1斤酥油,而娟姗牛产的奶,12斤就能出1斤酥油。如果对“土杂牛”的品种进行改良,农牧民养殖收入也会有明显提高。

怎么改良?养殖合作社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达那答乡塔玛种养合作社相关负责人表示,合作社采取以优质良种牛置换土杂母畜的方式推进,具体为1头良种牛置换2头至3头土杂母畜,置换时需要有土杂母畜被淘汰的佐证,且凑齐价值1.5万元,但不接受现金直接购买。

按照这种方式,2022年以来,当地通过置换向群众推广娟姗牛128头、西门塔尔牛65头、荷斯坦牛40头,置换淘汰土杂畜、弱畜550头。

在日喀则市白朗县巴扎乡彭仓村,这样的改良活动也在进行中。不过,改良方式并不相同。

在彭仓村“土杂牛”育肥淘汰及娟姗犊牛保供养殖基地,一排排牛舍连成片。巴扎乡农牧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扎旺说:“2022年我们打造了这个基地。基地提供场所,鼓励老百姓把家里的‘土杂牛’集中到这里养殖,并派专家不定期前来帮助育肥,等达到出栏标准后,在牲畜主人同意的情况下帮其售卖。‘土杂牛’集中到这里,家中就可以养更好的娟姗牛。”

据介绍,未来4年至5年,现有的“土杂牛”全部育肥出栏后,这里将变成娟姗犊牛保供养殖基地,彭仓村人均收入也将从现在的3.35万元提高至4万元左右。

“建立养殖基地就是为了发挥良种牛的辐射带动作用,逐步淘汰‘土杂牛’,解决当地草畜平衡问题,增加农牧民收入。同时,这也是推进人居与牲畜饲养分开,生产区和生活区分离,改变农户传统养殖观念,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达那答乡党委书记张伟说。

高原藜麦蓄势待发

在海拔4000米的日喀则市萨迦县扯休乡甲琼村,2000余亩藜麦喜获丰收。中藜高科(萨迦)科技有限公司正准备将收获的100余万斤藜麦进行精深加工。

藜麦虽然名字里有“麦”,但既不是麦子也不是谷物,而是藜属植物的一种。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李圆圆藜麦课题组大田实验负责人张慧介绍,藜麦起源于安第斯山的盐湖地区,天然适合高原环境,是最为耐逆,即耐旱、耐盐、耐低温的传统作物。

据介绍,目前已经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始了藜麦引种试验,在我国的云南、内蒙古、甘肃等高寒地区,藜麦种植已成规模。

长期以来,青稞是西藏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也是最主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之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区75%以上。同时,西藏青稞良种繁育和青稞产品深度开发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这种情况下,西藏为何还要推广种植藜麦?

“西藏海拔高、干旱低温及强紫外线照射的特性,正好符合藜麦的生长需要。”张慧说,最主要的原因是,藜麦能够在戈壁荒滩等边际土地上种植,不与青稞争地,相当于有效增加了可利用的耕地面积。

“从营养价值来看,藜麦比小麦更占优势,价格也是小麦的10倍。”张慧说,高原边际土地多,利用好这些边际土地既能发挥生态效益,又能助力农牧民增收。

在上海援藏对接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主任韩斌在日喀则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推广中心挂牌成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依托该中心的中国藜麦杂交育种技术体系和平台,工作站团队开始在日喀则选育试种藜麦。

今年4月,萨迦县、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中藜高科(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三方签订了“萨迦县高原藜麦种业创新与产业化示范推广项目”框架协议,三方将共同推进藜麦种业创新与产业化项目合作。今年6月,在第五届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上,萨迦县藜麦全产业链投资建设项目签约落地并开工建设。

萨迦县是以农业为主的半农半牧县,种植历史悠久,可用来种植藜麦的边际土地广阔。今年,得益于援藏藜麦项目,萨迦县扯休乡的2000余亩戈壁荒滩经过改造整治,建立起了高原藜麦种植基地。今年已示范种植藜麦品种17个。同时在扯休村,还建立起了200亩的高原藜麦育种基地,试种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选育的50个品种。

“这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藜麦种植基地,由于生长环境无污染,这里出产的藜麦品质和品相都更加优良,我们将以打造顶级藜麦品牌为目标,推动藜麦产业更好发展。”中藜高科集团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曹海良说。

上海援藏干部,萨迦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沈佳梁认为,萨迦县藜麦产业正蓄势待发,到2025年,萨迦将力争推广种植藜麦2万亩,并实现原粮及精深加工产品的产业化目标。通过发展高原藜麦,将进一步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2023-10-31 本报记者 孙世芳 代 玲 孟 飞

——西藏立足自身禀赋加快发展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83421.html 1 <p> 传统产业转型中焕发活力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