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银龄教师“西进”无忧
从北京到青海,从上海到云南……一批退休教师正在奔赴中西部,走上新的讲台,继续为教育事业奉献光和热。《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提出,经过3年左右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建成一支总量达12万人左右的银龄教师队伍,全方位推动退休教师参与各级各类教育工作。
“十四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教育领域也将迎来教师退休高峰。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师资力量相对短缺。在此背景下,号召教学经验丰富、具备专业优势的退休教师到有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对提升中西部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经验丰富的退休教师到中西部去,不仅能充实受援地的师资力量,把学科前沿知识、先进教学方法带入课堂,还可通过“传帮带”,提升当地青年教师综合素质,提高受援地教育系统的“造血”能力。
银龄教师“西进”体现了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和情怀。在为他们叫好的同时,也得提供切实帮助,让他们“西进”无忧。摸清受援地对银龄教师的需求应作为一项优先工作。各地情况不同,应明确各级各类学校的人才缺口,列出精确的人才需求清单。通过岗位精准匹配,让银龄教师更好地用所学知识创造更多价值。
受援地还应完善服务保障,在福利待遇、保险医疗、衣食住行等方面为银龄教师提供全方位保障,创造舒心、安心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需以明确的规则机制、完善的服务保障打消银龄教师的顾虑,使他们能在中西部的广阔天地中尽展其才。
在健全银龄教师队伍建设上也可以进行更多有益探索。一方面,掌握银龄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便于师资力量的管理和利用。加快建立健全银龄教师统计制度,构建信息库和信息网络,与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国家老年大学师资库数据互联互通、共享共用。另一方面,发挥“西进”银龄教师对塑造社会价值观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良好氛围,激发退休教师参与支教的积极性,提高对银龄教师的价值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