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杭州亚残运会特别报道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同心圆梦向未来

本报记者 柳 文 李 景 张 雪

10月28日晚,杭州第四届亚残运会闭幕式在浙江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一届全面展现亚洲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的盛会画上圆满句号。

这些天,世界为顽强拼搏的运动员们加油欢呼。虽然身体残缺,他们的心中却绽放着美丽花朵;虽然生命曲折,他们的脚步却始终追逐着梦想的方向。与赛场上的美丽绽放相辉映,新时代中国残疾人的自强身影、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亮丽答卷,同样美丽呈现。

精彩办赛

践行“阳光、和谐、自强、共享”的办赛理念,遵循“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围绕“两个亚运,同样精彩”目标,杭州用热情周到的服务礼遇四海宾朋,兑现了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

新的故事和传奇,在杭州创造。亚残运会是仅次于残奥会的世界第二大残疾人运动会。杭州亚残运会,是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届,共有44个国家(地区)近5200人参加,其中运动员3100多名;这也是历届亚残运会中项目最多的一届,共设22个大项、564个小项。

“残疾人运动会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是包容、共融和文化的交融。”亚残奥委员会主席马吉德·拉什德说,杭州让亚洲各地的残疾人运动员在最高水平的竞技场上竞技,运动员通过比赛展现出了自己的天赋、决心和力量。

2020年3月,杭州亚残运会会徽“向前”、主题口号“心相约,梦闪耀”正式向全球发布。“会徽整体的视觉要素与杭州亚运会会徽‘潮涌’在风格上保持一致,图像传达上又有明显的亚残运会特征。”会徽设计者、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陈正达说,亚运会和亚残运会,同一个赛场和赛道,同一个起点和终点,呈现出体育运动所有运动员的平等。

办赛的核心在于场馆。去年3月,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56个竞赛场馆全部竣工并完成赛事功能验收。杭州亚残运会19个竞赛场馆中,仅有2个竞赛场馆是亚残运会独立使用,其余17个场馆与亚运会共享,在亚运会比赛结束后顺利进行转换。

“不论是赛事场馆还是亚残运村,都让运动员感到宾至如归,亚残运会期间,大家在杭州留下了美好回忆。”马吉德·拉什德表示。

犹记得开幕式的精彩场景。在虚拟特效技术加持下,一棵昂然挺立的“金桂花树”出现,点点金黄充盈全场,象征着残疾人运动员超越自我、坚韧生长的精神,闪闪发光。手执亚残奥委员会会旗穿过场地的8名中国残疾人运动员中,有残疾人乒乓球大满贯得主,有连续五届残奥会冠军,有中国首位残奥会冠军,也有世界纪录创造者。他们代表着一代代中国残疾人运动员的开拓与突破。在接续奋斗中,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闭幕式演出同样充满温暖与感动。以《惜别在今宵》《清茶敬远行》《最忆是杭州》三个表演章节和《你最精彩》《清茶敬远行》《你最难忘》三个短片讲述,以“礼”“韵”“情”展现杭州记忆、中国心意和亚洲情谊。

当动听的旋律再次奏响,唱片变换成色彩斑斓的世界,向人们送出美好祝福:心相约,梦闪耀;一起向未来,期待再相聚。

有爱无“碍”

亚残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事,也是展现举办城市温暖和友爱的窗口。杭州全方位优化城市无障碍环境,围绕竞赛场馆、亚残运村及分村、接待饭店与城市重要路段进行改造提升,努力为运动员和来宾打造无障碍环境。

“为更好服务残疾人运动员,亚残运会场馆新增了无障碍坡道、轮椅席位等无障碍设施,我们24小时盯紧转场期间场馆的设备调整,对相关用电线路排布进行针对性优化。”国网杭州供电公司亚残运会电力保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伟峰说,杭州亚残运会持续一周,涉及保电场所129家,其中竞赛场馆19家,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坚持标准不降、力度不减,以无“碍”助有爱。

位于杭州高新(滨江)区的奥体中心体育场,是亚残运会开闭幕式和重要赛事的举办地。为确保实现功能完善、安全舒适的无障碍环境,场馆共改造完成无障碍卫生间36个、无障碍厕位108个,并在每个无障碍卫生间安装了中英文语音引导系统,帮助视觉障碍者快速找到设施位置;优化35台无障碍电梯、5部无障碍楼梯与3处无障碍坡道,让盲文按键触手可及。

针对特殊群体办事需求和特点,杭州高新区升级建成行政服务中心“无障碍专窗”,推出全门类、全流程代办服务,让办事人获得“专窗专人专办”的暖心服务;专设低位服务台,为行动不便人群配备爱心轮椅、拐杖、助听器等设备。

“随着亚残运会的举办,杭州24万名残疾人感受着、体会着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给他们带来的便捷。”杭州市残联理事长杨英英说。

为了让残障人士出行有爱无“碍”,杭州提升城市道路75条段、盲道3000余公里、缘石坡道2.9万处、城市人行天桥地道50座、无障碍公厕1600余座,实施老旧小区电梯改造1000台,建成“红色阵地”无障碍示范点260余处、公交站台3500余处,推出300辆无障碍巡游出租车,打造了以西湖、良渚、运河等世界遗产为核心的5条无障碍旅游线路。

“有了这个无障碍花园,大家经常到这里开展各项户外活动,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在杭州市西湖区无障碍花园,一名盲人游客高兴地说。

扶手护栏、盲文标识、智能语音提示……一处处用心设计的无障碍设施,为残疾人创造安全、舒心的户外活动场所。轻风吹过,一群视障跑步爱好者沿着步道跑来,盲人按摩师钱伟说,他们每周日早上会来这里跑步,“无障碍通道很安全,让我们很安心”。

环境无碍,生活有爱。今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施行,作为我国就无障碍环境建设制定的专门性法律,这部法律为残疾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全体人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杨英英认为,随着专门性法律施行、亚残运会效应持续显现,无障碍理念将更加深入人心,无障碍环境建设将取得更大成绩。

多彩生活

“我们听不见你的声音,但很高兴为您服务。”杭州市萧山区新街街道新宜社区邻里中心,藏着一家手语咖啡店。赵东芳是这家小店的店主。

吧台前,身着绿色工作服的赵东芳身体微微前倾,用双手将咖啡递给顾客,并微笑着用手语比出“谢谢”,顾客也微曲双手大拇指,学起了“谢谢”等简单手语。双方会心一笑,温情善意和咖啡香气一起,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看到亚残运会赛场上坚持不懈的残疾人运动员,赵东芳很受鼓舞,“人生如同赛场,都需要不屈服、不放弃的心态,经营咖啡馆虽比不上为国争光,但精神一脉相通”。

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才能让他们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通过自己的劳动增加收入、获得认可,是我最开心的事。”在宁波市海曙区“灿益工坊”,听力障碍人士李勤笑着说。工作台四周分类码放着钥匙包、钱包等手工艺品,这些都是她新制作的订单产品。海曙区残联在当地旅游景点南塘老街成立残疾人文创产品展示展销中心,这为李勤带来每月数千元的稳定收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一系列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陆续出台。125.3万名残疾人被纳入特困供养,1045.5万名残疾人享有最低生活保障,残疾人兜底保障网越织越牢。114.6万人次残疾儿童得到康复救助,1218万人次残疾人得到辅助器具适配服务,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稳定在85%以上,残疾人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

完善关爱服务体系,帮助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不断提升残疾人就业质量,促进残疾人充分就业;持续推进残疾人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残疾人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坚持发展特殊教育,残疾人受教育权益得到保障……

“这次亚残运会火炬接力,杭州有60名残疾人火炬手,还有近200名残疾人艺术家、表演家、文创工匠参与了开闭幕式和亚残运村各类欢迎仪式、文化展陈等活动,对他们来说这是闪光时刻,因此加倍珍惜。”杨英英表示,残疾人奋力逐梦的场景,给这座城市留下了闪耀瞬间。

接下来,杭州将进一步推动残疾人体育设施建设,做好亚残运会场馆的赛后利用,推动场馆惠民政策进一步落地;积极举办残疾人体育赛事和活动,常态化举办全市综合性运动会、专项体育赛事等,以竞技体育带动群众体育发展;加快残疾人体育人才培养,为残疾人体育健身提供更加专业的指导,让运动改变他们的生活。

向阳而生,逐梦前行。广大残疾人自信、自立、自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绽放精彩人生。

2023-10-29 本报记者 柳 文 李 景 张 雪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83303.html 1 <p> 同心圆梦向未来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