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区域合作原动力
在前不久举办的第四届中蒙博览会上,广东与内蒙古合作成果斐然。活动期间共收集粤蒙两地投资和购销合作项目26个,意向总金额约153.74亿元。
开展东西部协作是加强区域合作,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的战略布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东西部协作力度不断加大,区域各方自觉创新合作模式,拓宽合作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果。以京蒙为例,双方的协作早已从刚开始的单向帮扶转变为如今的互助合作共赢。尤其是今年京蒙协作启动实施的教育、医疗、农畜产品销售、旅游、产业合作和科技创新6个“倍增计划”,更为全方位深化京蒙区域合作创造了条件。
但也要看到,在东西部协作过程中部分区域合作双方在合作广度、深度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拓展,主动合作意愿还需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机制还有成熟完善的空间。如何充分发挥先富带动后富的作用,推动东西部协作再上新台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首先,继续深入挖掘合作潜能,发挥比较优势,增强区域合作原动力。有动力的合作基础是共赢,“输血”式帮扶作用必定有限。尽管区域双方在自身基础条件、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双方也存在互补需求。以京蒙协作为例,北京在人才、科技、教育、金融等方面领先,内蒙古在绿色农畜产品、新能源、文旅产业发展等方面有优势,双方找准切入口,用对着力点,将会吸引各方力量参与区域合作。如果各方都能在舞台上找对自己的角色,就不会出现政府唱“独角戏”的尴尬局面。
其次,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发挥市场作用,激发区域合作“新活力”。有活力的合作前提是满意。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经营主体选择在相关区域,尤其是弱势区域发展的重要考量因素。优惠政策能否落细落实、投资环境是否公平公正、工作生活是否舒适便捷等,都直接影响着合作项目能否落地见效。以内蒙古为例,近年来,当地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转变工作作风、优化发展环境的突破口,以营商环境的“优”促进经营主体的“活”、带动投资项目的“增”,成效显著。在东西部协作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软环境”一直是经营主体的关注点,足够“软”、实在“优”的发展环境才能凭借市场力量吸引更多经营主体参与到合作共赢中来。
最后,积极整合各方资源,构建长效机制,为区域合作注入“恒动力”。区域合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以及经营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系统性工程;它不是短期行为,而是长期可持续的事业。不管粤蒙情深还是京蒙共赢,都是各方面多年合作的成果。这些成功的区域合作实践表明,只有不断优化整合配置各方资源,加强长期合作共赢发展的机制建设,才能让经营主体坚定信心,在区域合作中实现长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