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上生态环境监测短板

杨开新

前不久,生态环境部联合中国科学院印发《全国生态质量监督监测工作方案(2023—2025年)》,内容包括组建全国生态质量监测网络、开展生态质量监督监测、全面加强数据管理和质控等。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打出组合拳,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产生显著的公众福祉和经济社会效益。但正如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指出的那样,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向好趋势,但成效并不稳固。在这种新形势、新背景下,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就要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做到开动脑筋、立体谋划、多出实招。

底数清,才能情况明,才会方法对、见实效。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保护、修复、监管的重要支撑,早在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提出要坚持依法监测、科学监测、诚信监测,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构建责任体系,创新管理制度,强化监管能力,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弄虚作假行为,切实保障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提高环境监测数据公信力和权威性,促进环境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生态质量监测是生态环境监测的重要领域。根据专业分析,生态质量监测方面虽取得不少进展,但相对而言仍是短板、弱项,难以有效支撑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监管和美丽中国建设。

新技术带来了新招数。《工作方案》提出,要积极推进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地面监测的协同,并建立以全国尺度常规监测和重要区域、重点生态问题专项监测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定期向各地推送生态变化图斑。相信通过常态化的监督监测并适时进行分析研判,犹如“开天眼”般更全面了解情况,可以从更宽广视野审视、研判问题,有效杜绝一些不必要的干扰。

同时应该注意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行;只见森林不见树木,也不行。生态监测需要立体协作,方能真实准确揭示全貌。而且卫星、航空等手段虽然科技含量高,但会受到天气、昼夜、地形地貌等因素影响,“开天眼”也需要与地面监测相结合。这也可以解释,为何相关部门早已运用卫星遥感监测手段遏制耕地“非农化”、管控“非粮化”,但一些地方占用、破坏耕地的行为仍时有发生。

相关数据和线索的核实、处理、反馈,同样需要地面监管资源大力介入、齐抓共管,才能有效避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也能避免基层手足无措。实际工作中,卫星图斑存在标准不一、辨识不清、反应时效滞后以及整改“一刀切”等问题,例如有些地方错把林地、建设用地划为耕地,给基层和群众带来“翻烧饼”式麻烦。有研究者就认为,近些年兴起的卫片执法、图斑整治及背后隐含的技术治理倾向给基层治理带来了新变化,不过依赖于所谓“高科技”进行的治理行为似乎并没有显著提高基层的治理效能,相反可能产生治理简单化倾向等非预期后果。

总之,大致画像无法取代精准摄像,用上“高科技”手段更要多接地气。从多种维度、多种角度相互促进,方能真正实现生态质量“天空地一体化”监测,做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力促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

2023-10-21 杨开新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82861.html 1 <p> 补上生态环境监测短板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