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债务可持续性分析框架(市场融资国家适用)》发布——
促进“一带一路”可持续融资
10月18日,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财政部发布《“一带一路”债务可持续性分析框架(市场融资国家适用)》。记者获悉,《分析框架》是在借鉴国际良好做法的基础上,结合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实际情况,研究制定的债务可持续性分析工具,鼓励中方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金融机构在自愿基础上使用。
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一带一路’合作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离不开中国与各共建国巨额资金的投入和支持。如何进行规则、流程和治理创新,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从而提升债务可持续性,成为确保‘一带一路’建设稳健扎实推进的关键。”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卢锋向记者表示。
2017年以来,已有29个国家的财政部门核准中方推动制定的《“一带一路”融资指导原则》,呼吁共建“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共同行动,推动建设长期、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融资体系。2019年,中国财政部发布了《“一带一路”债务可持续性分析框架(低收入国家适用)》。
此次发布的《分析框架》适用于对“一带一路”市场融资国家进行债务可持续性分析。市场融资国家是指能够持续在国际资本市场上以合理利率通过举借贷款或发行有价证券的方式进行筹资的国家。《分析框架》将与《“一带一路”债务可持续性分析框架(低收入国家适用)》互为补充,全面覆盖共建“一带一路”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致力于支持更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共同提高债务管理水平,促进可持续融资,实现可持续、包容性增长。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叶玉认为,“《分析框架》主要参考了国际货币经济组织(IMF)和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等国际机构现有的经验做法,同时结合中国自身发展经验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实际国情,更加注重发展导向,重视债务规模和中长期经济增长的关系,认为应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动态控制好债务风险,因而是补充而非替代现有国际框架和标准。”
据悉,《分析框架》是非强制性政策工具,鼓励中方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金融机构利用框架或其他工具对市场融资国家进行债务可持续性评估,并作为融资决策的重要参考。《分析框架》将试运行一段时期,后续将根据试用情况进行必要修订调整。
叶玉认为,《分析框架》是中方积极推动落实《“一带一路”融资指导原则》、促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机制建设的重要举措,展现了中方对共建国家债务可持续性问题的高度重视。《分析框架》也是中国建设性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成果,有利于推动完善相关国际债务治理,更好保障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融资和发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