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奏响传承创新互鉴协奏曲

本报记者 杨学聪 张 雪 韩秉志 姜天骄

9月15日,以“传承优秀文化 促进交流合作”为主题的2023北京文化论坛,迎来思想交锋的高光时刻。与会嘉宾围绕全面提升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科技创新塑造文化发展新动能、文化艺术连接心灵沟通世界、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交流互鉴促进文明共同进步等主题,在5场平行论坛上各抒己见。

文化遗产活态传承

今年,“文化遗产:系统保护与活态传承”平行论坛上关注的焦点是全面提升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

让故宫博物院原院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引以为豪的是,“每天数以万计的中外观众走进故宫博物院,他们会感受到这个世界最大规模、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保护得如此之完整、如此之壮美、如此之健康,感动于我们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所作出的积极贡献”。2014年紫禁城故宫博物院开放面积首次突破了50%,2015年为65%,2016年达76%,2018年是80%。“我们把一个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了下一个600年。”

“敦煌研究院一直以来坚持‘保护、研究、弘扬’六字方针。”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赵声良表示,保护是基础,研究是核心,弘扬是目标。为了让游客获得更好的体验,他们建设了数字展示中心,让游客先看电影再进洞窟。“我们近年来做的工作就是通过数字化把敦煌的文化展示出来。世界上只要能上网的地方,就可以看数字敦煌。”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刘魁立则将目光更多投向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动态的、活的生命体。”他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在于它是过程中的文化。谈保护,就要把非遗实践活动的整个过程从过去、当下到未来,全都考虑在内。弘扬、振兴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实际上是把保护传承的实践活动,从既往历史时代、从当下,进一步推向明天。

科技赋能抓住机遇

在科技进步一日千里的今天,文化产业怎样抓住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在“科技赋能:发展机遇与风险应对”平行论坛上表示,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重要标志。

他认为,数字经济时代,科技创新和跨界融合成为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面对数字经济浪潮,只有学会与数字经济“共舞”,才能在融合发展中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最新成果,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要推进数字文化产业与智能制造、智慧服务,以及金融、物流、教育、体育等领域的融合发展,在相互渗透中促进业态、模式和场景创新。加强数字文化产业与智慧旅游融合发展,促进数字文化创意向旅游领域拓展。推动数字文化产业与电子商务、跨境电商、数字贸易的融合发展,在跨行业相互渗透过程中,形成相互间业态和模式创新“外溢效应”交互作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在腾讯集团首席运营官任宇昕眼中,科技与文化互相交融,彼此促进。科技进步为文化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同时,文化繁荣也推动着科技进步,让科技更有温度。当前,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快速发展,科技与文化相互作用的速度、广度和深度都得以指数级提升。在新的浪潮中,科技企业是促进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推动科技与文化融合的主力,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所营造的包容、开放、积极氛围,将为企业的探索增添更多动力。

扎根生活以文化人

在“以文化人:文艺价值与社会生活”平行论坛上,文艺界大咖齐聚,共同抒发对新时代文艺精品创作的深入思考。

“中国电影已经形成题材多样、类型多元的良好生态。”北京电影家协会主席黄建新认为,近年来,中国文化市场的蓬勃发展为电影创作提供了肥沃土壤和历史机遇。首都电影人要以明德修身为先,不懈进取,精益求精。他表示,在艺术的道路上,创作信念与追求是作品前行的动力。当电影的焦点对准千千万万的人民大众,时代和历史的画卷会显得更丰富、更生动。

北京舞蹈家协会主席、著名导演陈维亚说,全息影像、实时捕捉、AI交互设计等新技术的出现,使舞蹈的表现方法更为复杂多变。这要求将传统创作方法与现代科技手段有机结合,助推舞蹈艺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成为一种自觉行动,作品才可能有好创意、高境界。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则关注怎样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生活。“我希望传统文化中的生活情趣、审美品位、人生情义和生命意义能够走进当代生活。”她认为,这需要让传统文化去贴近人的真实需求。“这个理念是一切方法和技巧的源头,也比任何方法和技巧都重要。”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生活,就是要把资源创造性地调度起来,制造成产品,一点点地回应人们的需求,再根据需求不断调整创新。

文旅融合走向深入

怎样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文旅融合:以文塑旅与以旅彰文”平行论坛嘉宾认为,随着消费需求变化、科技进步和业态创新,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必将走向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完善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商业环境和文化空间,一直都是旅游城市的本底资源,也是城市旅游的强大吸引力。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扩大文化和旅游消费,要利用好中心城区的文化资源聚集和旅游客源密集的优势,以旅游消费激活公共文化资源存量,再以文化创造、科技创新和产业投资为旅游业注入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金元浦注意到,一些旅游休闲景区正积极顺应消费升级、提质、转型的新趋势,在完善文化旅游元素、传统购物商业业态的同时,努力尝试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文旅新形式,开始将沉浸式主题体验设计作为突破瓶颈的新抓手,通过增加体验式、互动性强的新业态,精心打造沉浸式文化旅游消费新场景。

“文旅融合做得好,游客喜欢、政府欢迎、企业受益。”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倪阳平说,作为一家文化旅游企业,在服务当地提供产品时,必须心怀敬畏,努力发掘在地文化,将文化之魂融入文旅产品中才是长远之道。

文明互鉴得到认可

在“文明互鉴:相互尊重与合作发展”平行论坛上,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联合国秘书长高级别咨询委员徐步表示,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文明差异有别,是人类丰富多彩的应有之义。文明交流互鉴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增进了解、建立互信、构筑友谊、加强合作的重要基础。国际社会大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应当携手同行,加强文明交流互鉴,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作出应有贡献,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不懈努力。

电影为媒,连通世界。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傅若清说,过去几十年,中国电影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也为世界电影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从一开始的取经求道到走出国门,以独创的中华美学登上世界影坛;再到博采众长、改革创新,建成繁荣的电影市场和强大的电影产业。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正是“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

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说,他们连续开展的全球民调显示,2020年至2023年,海外受访者对“文明交流互鉴”这一理念的认可度从五成以上升至七成以上,尤其是对今年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各项内容的认可度更是超过94%。

2023-09-16 本报记者 杨学聪 张 雪 韩秉志 姜天骄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81052.html 1 <p> 奏响传承创新互鉴协奏曲 </p> /enpproperty-->